西山,青雲峰。
陸鳳秋坐在至道殿中,正聽著秋禪和陸子虛在彙報著二人這大半年來的成果。
不過大都是陸子虛在說,秋禪偶爾補上一兩句。
陸鳳秋聽了大半之後,便讓二人退下,各自回院去了。
青雲九子為青雲道的核心力量,有自己的獨門獨院。
看著二人離去的背影,陸鳳秋心中想到,這一次九大弟子外出歷練,成長速度是驚人的。
他也十分滿意。
如今距離九月初九論道大會,還有不到一年光景。
其餘七人倒是沒人用他的保命符籙,不過三道保命符籙,也並非都是召喚他元神的符籙。
其餘兩道,一為天遁符,二為天劍符。
一個用來逃跑,一個用來傷敵。
就在這時,從至道殿外面走進來一個道童,朝著陸鳳秋躬身道“祖師,謝文淵、乾道子、蕭黯然已經到了問心閣。”
陸鳳秋聞言,道“嗯,知道了,讓他們稍候片刻。”
那道童應聲而去。
陸鳳秋站起身來,在大殿之中走了幾步。
五個月前,百家書院正是建立,這大半年來百家書院因為《道德經》、《南華經》等等一系列道家經典的問世,吸引來了大批道門弟子。
但單單隻有學道之人進入百家學院,自然不太符合陸鳳秋建立百家書院的初衷。
於是,陸鳳秋讓蕭黯然將文壇大宗師謝文淵給請到百家書院修書。
謝文淵本來是不樂意的,但是在見到儒家的諸多經典之後,謝文淵都愣住了。
無他,因為他在百家書院之中竟然找到了許多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遺失的儒家經義,這一下,便讓謝文淵徹底相信了陸鳳秋已經參破了諸子百聖之秘。
諸子傳承盡數由陸鳳秋一人所得,無愧當世聖賢之名。
陸鳳秋默寫出的這些儒家經典都是因地制宜,有些典故不能出現,所以有些雜亂無章。
於是,陸鳳秋便讓謝文淵整合這些儒家經典,編纂成冊,整合成經。
這等編纂儒家經典的大事,一下子就將謝文淵給徹底拉攏。
謝文淵是南州謝家的人,雖然不是聖人世家,但也是數百年的大望族。謝文淵號稱文壇大宗師,在士林之中有巨大的影響力。
面對這等流放千古的好事,謝文淵豈有不動心之理。
於是謝文淵利用他文壇大宗師的影響力召集了儒林大師,編修典籍,完善儒家經典。
陸鳳秋將這些儒家經典統稱為《十三經》。
此《十三經》和原本的《十三經》頗有出入。
但也不影響這《十三經》在儒家之中的地位。
今日謝文淵和乾道子、蕭黯然一同前來,難道是《十三經》的編修已經完成了?
陸鳳秋帶著這樣的疑惑,朝著問心閣行去。
……
問心閣。
一個頭發,鬍子,眉毛全白的老者坐在閣中的一張椅子上閉目養神。
此人正是文壇大宗師謝文淵。
在謝文淵的對面坐著的是乾道子還有蕭黯然。
別看謝文淵是蕭黯然出面請來的,但是謝文淵對蕭黯然一向沒什麼好臉色。
謝文淵覺得蕭黯然太過於獻媚,雖然青雲子是當世聖賢,但也不至於向蕭黯然這般總是溜鬚拍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