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就馬上要步入大乾王朝的第六十一個年頭。
這大半年間,大乾並不太平。
不單單是因為中州之亂,更因為大乾出了一個青雲道。
出了一個令百聖朝拜的聖人“陸子”。
這一年,天下道門局勢大變。
青雲道後來居上,成為天下間的第一道門。
不需要乾帝楊盤的冊封,一卷《南華經》,讓諸子百聖認可了青雲子的地位。
即便是乾帝楊盤也無法將這種事給掩蓋。
雖然乾帝楊盤並不希望有聖人出現,畢竟聖人的地位比他這個帝皇還要高。
哪個皇帝也不希望自己的腦袋上面多出一個聖人。
但青雲子的實力深不可測。
乾帝並不敢去捋其鋒芒。
甚至,乾帝還不得不將青雲道正式冊封為大乾四大道門之一。
諸子百聖都得朝拜的人,一個當世聖賢開創的道門,如果乾帝楊盤視而不見,不給予足夠的尊重,那便是說明他心胸狹窄,不具備王者胸襟,會讓天下人質疑。
讓世人更為驚訝的是,青雲子不禁作出了《南華經》這樣的無上經典。
還陸續推出了數十本經典名篇。
諸如《清淨經》、《關尹子》、《沖虛經》、《陰符經》等等名篇。
這大半年來,天下的道門中人,可謂是大飽眼福,誰都知道道門之中出了一個五百年都難出的“陸子”。
雖然“陸子”曾言,這些道家經典非是他所作,而是來自道家先賢,但任誰只會覺得這是“陸子”的自謙之言。
如今不僅僅是大乾,便是雲蒙、火羅、神風等等諸國之中,也盡數有了這些經典的流傳。
但凡是修道修仙的,都會看上一看這等道家經典名篇。
天下之人,三教九流,都以能讀《南華經》為豪。
就連那些平日裡隱藏在那些名山大川之中的隱士,修真之士,也都會來到世俗之中,買上一本《南華經》,參詳其中的道理。
畢竟這《南華經》可是被譽為煉氣之法一道的無上秘典。
而隨著諸多道家經典的流傳,而今天下間,修行煉氣之法的人也越來越多。
青雲道之上,更是鼎盛不已,前來朝拜聖賢之人,不知凡幾。
《南華經》一出,給煉氣之法奠定了根基,天下至此由兩大修煉體系,逐漸變更為三大修煉體系。
大乾皇宮之中,乾帝楊盤手拿著《南華經》正在仔細參詳。
這大半年來,乾帝楊盤幾乎是每隔上幾日都會翻看一下這《南華經》,在他的桌案上,還放著好幾本陸鳳秋默寫的道家經典。
“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源於道。”
“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
”內聖外王!內聖外王!談何容易,談何容易啊!“
乾帝嘴中唸叨著這一句話,臉上露出莫名之色。
這《南華經》中不僅有道家至理,還有治國之言。
這也是他時常翻看的原因。
這其中最讓他心儀的便是這一句“內聖外王!”
但想要做到內聖外王是何其之難也!
大乾周邊有云蒙、火羅這樣的強國。
大乾雖然為天朝上國,但依舊曾被雲蒙國鐵騎打到了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