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隋末大亂數年,天下人心思安。
短短半年光景,寇仲所率領的少帥軍就徹底將南方平定,寇仲登基稱帝,國號大楚。
而這半年之中,李閥也發生了一件大事,太子建成、齊王元吉被李世民於玄武門射殺,唐皇李淵禪位,李世民登上唐皇寶座。
……
南北之爭,一觸即發。
李世民善守,寇仲善攻。
二人在短短一年時間斗的你來我往,最終寇仲的少帥軍以慘烈的代價攻下洛陽,進而蠶食關中。
短短三個月的時間,李唐大片疆土丟失。
寇仲率三十萬楚軍兵臨長安城下!
時值秋末,秋風乍起。
楚軍在長安城外安營紮寨,將長安城層層包圍。
長安城已然成為一座孤城!
而與此同時,草原之上,突利終於一統草原諸部,對中原虎視眈眈。
……
終南山,帝踏峰。
一座道觀孑然而立。
兩個身影幾乎同時出現在那道觀前。
那二人不是旁人,正是李世民和寇仲。
寇仲看到李世民,笑著說道:“李小子,想不到你我會在這裡再會。“
李世民略為苦澀一笑,道:“楚軍已經兵臨長安城,這天下之爭,是我敗了。”
寇仲看著那眼前的道觀說道:“李小子來這裡是為了什麼?”
李世民聞言,想到了兩年前,青雲子做客天策府,與他說的那些話,臉上露出一些追憶之色,他從容一笑,盡顯王者風範,抬手道:“進去你便知道了。”
寇仲聳聳肩,和李世民同時走進了道觀之中。
……
沒有人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但天下的局勢在短短數日之間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寇仲所率大楚軍包圍長安城三天之後,竟然沒有選擇攻城,李世民和寇仲在長安城頭握手言和,寇仲率大軍轉道北上,與突厥人在草原相遇。
寇仲的三十萬楚軍與突利所率的突厥大軍展開了一場大會戰。
爭戰數日之後,雙方各有損傷。
突厥人的草原作戰能力比起寇仲的楚軍來要強上不少,但是楚軍穩紮穩打,寇仲又派出李世民的黑甲精騎在不斷襲擾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