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李自成下令:“敢有傷人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京城秩序尚好,店鋪營業如常。
但還沒過了幾天,大順軍便開始燒殺搶掠,四處抄家,北京城變的烏煙瘴氣。
同年四月,因為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降了滿清國主豪格,豪格親率清軍入關,長驅直入,直奔北京城。
四月底,李自成被逼退出北京城,臨行前怒殺吳三桂一家老小三十四口人。
豪格佔了北京城,命手下大將繼續追擊李闖。
而同年五月,消失幾個月的崇禎皇帝在南京豎起大明朝的大旗,建立南明朝廷,誓師北伐。
天下從此戰亂不休,清軍在太原與李闖大軍一戰,中了伏兵,傷亡慘重。
清帝豪格大怒,親率大軍追擊李闖餘部,李闖大軍因佔據北京城之後的所作所為,民心已失,李自成也越來越易怒,部下紛紛離心離德。
最終,李闖大軍在陝西境內,被清軍所剿滅,李自成則是不知所蹤。
清軍一股作氣,剿滅了四川的張獻忠。
而清軍也因為在西征李闖和張獻忠之時,傷了元氣,無力南下,清帝豪格只得暫緩一統天下的大計。
因崇禎皇帝尚在,且經過一場鉅變之後,崇禎皇帝變化良多,朝野上下有目共睹,明軍雖然誓師北伐,但大軍卻是據江而守,伺機以待。
南明朝廷因為崇禎皇帝提前佈局,並未發生太大的亂子,反而隨著崇禎施政越來越穩當,誅殺奸佞,提拔賢良,再加上北方災民難逃,大肆宣揚清帝豪格的“剃髮令”,再加上崇禎皇帝的刻意引導。
民間百姓愈發的對大明朝有了歸屬之心。
……
華山之巔,往日裡寧靜無比,此刻卻是已經聚集了不少江湖人士,那些江湖人士個個神情興奮,三五結伴,議論紛紛。
“此次袁盟主廣發英雄帖,號令天下英雄,會盟華山,商議推翻韃子一事,當真是自三年前泰山大會之後武林中的一大盛事。“
“誰說不是呢,要說袁盟主也真是一代大英雄,不愧為袁家子孫。”
“聽說那滿清皇太極便是死在袁盟主的手上,清廷雖然為了遮醜秘而不發,但此事早已為天下人所知。”
“要我說,這華山派如今當真是天下第一大派,當年華山派的”辣手人屠“陸鳳秋在泰山大會技壓群雄,剮了多爾袞,力挫滿清氣勢,後來又有袁盟主關外取皇太極首級,令天下震動。”
“況且還有神劍仙猿穆老前輩坐鎮華山,當真是華山派當興!”
“如今無論是三幫四寨,還是七十二島,亦或是丐幫一眾,如今都對華山派心服口服。“
“便是那南疆的五毒教前教主何鐵手不也是拜在了袁盟主的座下。”
“華山派如今不愧是執武林之牛耳的泰山北斗。”
“只是不知袁盟主與那陸鳳秋相比,誰的武功更高一些。”
“當然是袁盟主更高,袁盟主於關外清廷之中斬皇太極首級,視清軍為無物,武功之高,冠絕當世,那陸鳳秋雖然在泰山大會技壓群雄,但比起袁盟主還差點。”
“非也,非也,要在下看來,三年前那陸鳳秋已然技壓群雄,無人可擋,如今三年過去,誰又知道他到了何等境界。”
“袁盟主雖然武功蓋世,但也曾言,若論武功,天下間勝得過他的還有幾人,其中便有他的長兄陸鳳秋。”
“那是袁盟主的自謙之言,當不得真。”
“就是,就是,袁盟主武功天下第一,眾望所歸!”
“我看未必,聽說那陸鳳秋在華山已經閉關三載,不知今日如此盛會,他會不會出現。”
“若是那陸鳳秋真出現了,最好和袁盟主打上一場,方能知曉到底誰武功更高一些。”
兩撥人爭來爭去,也沒爭出個結果。
這時有人道:“行了,都別吵吵了,你們看,袁盟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