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我!”
“誰家有……”
“我我我!”
“來不及印刷的時候,咱們用紙筆抄錄!如此傳世經典,越早傳唱出去,更惠及嶽州民眾一分,誰來?”
“我我我!”
……
當天晚上。
嶽州賦突然在嶽州大量出現,有如井噴泉湧,一開始還只是抄錄,無數的學子走上街頭,拿著一紙抄文,在人數最多的地方,慷慨激昂,大聲唸誦。
許多原本就心下恐慌的人不禁越聚越多;紛紛傾聽。
有不通文墨、聽不懂的,便有人在一邊耐心解釋,然而解釋越多,群情激憤愈甚。
“嶽州,已臨生死存亡之刻,已是旦夕危亡之局!”
“嶽州未來,若然寄希望於朝中上官之手,豈有希冀可言,唯有在你我這些嶽州民眾手中,才會當真為嶽州考量!我等定要死守嶽州!”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開始有人灰心,開始喪氣,開始沒精打采。
“朝廷都放棄了,咱們在這邊念幾篇文章又有什麼用?”
“呵呵,君主都不在乎嶽州,我們在乎又有什麼用?在大秦能吃飯,難道歸了大燕就會餓死麼?”
“什麼朝代什麼國度不得有老百姓?”
“就是,我又不當官,我也沒錢,我就老老實實種地,交稅,納糧;在大秦,給大秦交稅納糧,歸了大燕就給大燕賦稅繳糧,不過求存而已,大家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就是就是。”
……
這股邪風,隨著蔓延,順勢湧動,逐漸進入了軍隊中。
一開始還沒有什麼,但互相討論的勢頭,漸漸萌芽,漸漸壯大。
“如果嶽州被放棄,百姓或者無恙,換個國家做順民,但我們這些軍隊又要怎麼辦?如何設身處地?”
這個問題,令到無數人沉默。
我們怎麼辦?
王三元這段時間天天召集眾將開會,每一次也都是吵得不可開交。
每一次,那種酸溜溜的冷嘲熱諷的‘大秦上層都擺明車馬要放棄了,我們還拼命,傻逼啊……’
秉持這種論調的人不在少數,甚至有漸次擴大的趨勢。
但每次都被王三元打了出去:“亂我軍心!打出去!”
雖然有王三元這個嶽州城兵事最高長官的鎮壓,將士們沒有進一步的動作,但心底的那把火似乎已然蠢蠢欲動。
而隨著城中熱潮越來越是高漲,以上的言論,更是越來越有市場,軍中也逐漸分為兩撥,劍拔弩張,針鋒相對。
“就算只剩我自己,也是大秦人,生是大秦人,死是大秦的死人!”
谷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