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是劇粉,比較喜歡魏老闆的作品,也是四人裡率先追劇,並引大家入坑的。
宋則算是人粉,覺得魏老闆人生贏家,比較崇拜他的傳奇經歷,對其有很深的濾鏡,魏老闆放個屁,他都覺得是香的。
所以對於唐和夏的說法,他是不認同的,按理應該反駁幾句的,不過電視劇開播,他忙著看劇,也沒心情了。
此時的劇情,已經播到了高歡的終局之戰——玉璧之戰。
在之前的邙山之戰,高歡大勝,一舉蕩平了宇文泰麾下精銳力量,使得西魏元氣大傷,要不是高歡穩了一手,說不定直接可以一波推塔。
三年後,年過五旬的高歡再次聚集十萬大軍,攻略關中,卻被擋在了玉璧城下。
這座小城並不大,但卻是專門抵擋高歡的軍事要塞,修建的極為險峻,還派了大將韋孝寬率精兵數千守城。
在這裡,高歡迎來了人生最大的失利,慘痛更勝於之前的沙苑,玉璧還喜提“高歡快樂城”的外號。
早在這段劇情前,唐春幾人就刷影片知道了此戰的結局。
但還是那句話,知道歸知道,電視劇怎麼拍該看還得看。
古代攻守城的鏡頭,大概就那麼幾個套路,不過現在由於特效的升級,場面會更加壯觀、真實和慘烈。
比如,《敕勒川》就突出了玉璧城的險峻地形,讓觀眾直觀的感受這座城有多難打。
這點還是很重要的,以前很多古裝劇,出於資金和技術的問題,就是明晃晃一個城門樓的,幾十個人扛著梯子往上一衝,扔幾個泡沫石頭,放兩聲炮,然後就說天下第一堅城好難打。
這就讓觀眾很出戏,劇情效果也要大打折扣,主角打不下來都會被質疑廢物。
而《敕勒川》的玉璧城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直接讓宋冬都爆了出口。
“我靠,這怎麼打?”
秦秋也看的頭皮發麻,看到這個地方,才會知道什麼叫做易守難攻,尤其是在冷兵器時代,強攻除了拿人命填幾乎沒什麼其他好辦法。
“糧草充足,士氣穩得住,別說10萬了,20萬也扛得住啊。”
唐春也是嘖嘖稱奇,看歷史書說高歡十萬人打不下來幾千人守的玉璧城,簡直是廢物,結合實際地形再看,不能說高歡沒有贏的希望,但確實敗的也不冤。
除了強調地形,《敕勒川》並沒有放多少強攻戲,太枯燥,簡單兩場體現一下難度就好了,之後就是高歡和韋孝寬的鬥智鬥勇。
歷史上也是如此,高歡又不是鐵頭娃,明知道強攻就是白送人頭,還非讓手下狂攻。
所以,攻城戰前中期時,除了正常的攻擊以外,他使了很多盤外招,比如斷水、起土山以高打下、挖地道、做針對工程利器、木柱毀牆,甚至連招降反間的心裡戰術都有了。
但悉數讓韋孝寬一一破解,愣是把高歡給整急眼了,不顧損失慘重,多次下令強攻,死活要破城,卻仍無用功。
在《敕勒川》這部劇裡,高歡以狡詐善謀著稱,號稱北魏第一影帝,心理素質極高。
在這部劇裡,高歡真正意義上的破防,恐怕只有知道彭樂放走了宇文泰那次,氣的拿彭樂的腦袋磕地,差點宰了對方。
其他諸如竇泰、高敖曹戰死,高歡更多的是傷心難過。
其他的諸如破防時刻,哪怕是被兒子戴了綠帽子,也多半都是演的,有一定自己目的性。
但這次愣是被韋孝寬給守急眼了!
有些觀眾本來還不明白,不就攻城戰嗎,輸了再次再來唄,沙苑之戰輸的那麼慘,也沒急到這個份上。
不過,劇中很快透過角色對話給出了答案,高歡破防固然是久攻不下,更多的是意識到自己的身體不行了。
劇中設定,高歡此番是帶病出徵,戰局不利,加重了他的病情。
高歡此時已經意識到,這回要是無功而返,自己沒有看到統一北方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