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回家的誘惑》播出大結局,最終的平均收視率為3.02,險之又險的打破了破3大關,毫無爭議的拿下開年大戲的衛視收視冠軍。
甚至就是央視開年大戲,由秦海露、吳剛等人主演的年代正劇《全家福》也都落入下風。
不過這種年代正劇由於題材緣故,遇冷機率高,也在大家的理解範圍之內。
真正和《回家的誘惑》打擂臺的還是各大衛視的熱門劇,比如《楚漢傳奇》。
這部號稱歷史大局的電視劇,累計投資2.4億,拍攝近九個月,再加半年的後期製作,號稱史上最貴電視劇。
哪怕是《慶餘年》系列,對外號稱3億成本,但也是三部均攤,單部劇明面上也就1億上下。
除此之外,《楚漢傳奇》請來了陳道名、段龍、何潤東、秦蘭、於和偉等一眾實力大牌,以及《新三國》一眾骨幹演員,首播更是在京城、津門、徽省等四家衛視,聲勢浩大。
然而於開播前的火爆造勢不同,這部劇的收視率堪稱慘淡,平均收視率在0.7左右,最高收視率才將將破1。
這個資料別說是《回家的誘惑》了,就是號稱“歷史雷劇”的《隋唐英雄》平均收視率都超過了1.5。
這個對比簡直把高大導演的臉按下地上踩!
業內一邊分析《楚漢傳奇》為何撲街,一邊又忍不住反思。
像《回家的誘惑》和《隋唐英雄》這樣的爽劇狗血劇成為市場主流,是否意味著國內觀眾在過度娛樂化,這對影視市場的發展是否帶了一個壞頭。
魏陽最討厭這群事逼,天天正能量,動輒教壞小朋友。
聽個歌要積極向上,看個相聲要反三俗,就連看個電視劇娛樂娛樂,成績好了都要受抨擊,什麼影響社會風氣巴拉巴拉。
你特麼想上課,感悟人生,去書店就是,指望著電視劇較什麼勁。
要真逼的影視公司都去拍那些主旋律的樣板戲,又有一幫人逼逼言論不自由,各種假大空了。
魏陽每次看到類似的評論都忍不住想開罵,然後他就在隨後的一次編劇協會上開炮了。
“……現在都二十一世紀了,改革開放幾十年,很多人的古板守舊思想仍然讓人無法理解,個別人士甚至可以達到封建的地步。
“我不想扣大帽子,也認可創作自由要有底線,符合國情,但不能一味的上價值,還是那句話,不要把自己的喜好強加給觀眾和老百姓……”
“支援寓教於樂,可也不要對娛樂畏之如虎,更反對打著某某旗號進行歧視霸凌………”
“一邊喊著抵禦韓流,超越好萊塢,批評國產影視的種種不足,又一邊玩了命的給影視業潑冷水,打壓商業影視……”
“影視業要健康發展,卻不能因噎廢食,我們要抵制爛片,堅持娛樂精品化,而不是抵制娛樂,甚至是粗暴的打壓和限制………”
“……”
魏陽不是閒著沒事幹,跑出來亂開炮,他其實是給藍鯨魚爭取輿論空間。
現階段,藍鯨魚中國最大的娛樂公司之一,每年產出的電視劇成績都不錯,且偏偶像娛樂題材。
所謂的“過度娛樂化”要是燒起火來,首當其衝的就是藍鯨魚。
魏陽不是反應過度,之前的《慶餘年》等劇就有過類似的討論,這次《回家的誘惑》又以爽劇戰勝“歷史大劇”,不少人都開始帶節奏。
有些人是純粹的事逼,有些則就是同行們不滿藍鯨魚強勢,跟著渾水摸魚。
所以這種情況下,魏陽是不能忍的,在節奏還沒有被帶起來,並且自身有足夠的影響力的前提下,要堅決發聲。
他口口聲聲說不要扣帽子,但實際上句句都在上綱上線。
有人說反對過度娛樂化,覺得誤國誤民。
那魏陽就拿影視發展說事,什麼都要限制,處處帶著腳鐐,國產影視怎麼崛起,如何對抗好萊塢和韓流。
輿論文化陣地,你不佔領敵人就要佔領。
國產影視發展不起來,國外影視文化入侵,年輕一輩從小看著國外的作品長大,被洗腦影響,這就不是誤國誤民了?
其實,這兩種思想都沒有錯,關鍵就在於如何取捨,平衡掌握好一個度。
但這個就不是魏陽可以操心的了,得看上面隨機調控,他的屁股在影視業,那就要站在影視行業的角度說話,儘可能的給行業和自己爭取有利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