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陽忙活春晚彩排的時候,《東宮》並沒有停下腳步。
男女主因為滅族之恨,雙雙跳下忘川這個大高潮之後,劇情開始做了新一輪的鋪墊。
因為忘川忘情,男女主雙雙失憶,女主被迫前往離朝和親,成為內定太子妃,而男主也開始正式開始奪嫡之路。
由此,《東宮》正式分為雙線敘事,一個是男女之間的感情線,一個是男主上位的權謀線。
兩條線相對獨立,但也有大量情節重合交集,形成互動,也進一步撮合和考驗男女主。
其中感情線方面,男女主重逢開啟歡喜冤家模式。
活潑開朗太子妃VS腹黑穩重五皇子
兩人的種種劇情,又歡快又甜蜜,但因為之前的鋪墊,甜的同時又藏著虐。
畢竟觀眾們都知道,男女主將來肯定會恢復記憶,那麼現在越甜,將來就越刀。
所以大家又期待記憶恢復的高潮劇情,又不忍眼下和諧甜蜜的男女主反目成仇,心態那叫一個糾結。
與此同時,權謀線的劇情也非常精彩。
少年老成的男主,步步為營,盤桓在仇人之間,扮豬吃虎,借勢打擊競爭皇子想要上位,表面是謙謙君子,背地裡腹黑狠辣,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這個角色讓人忍不住又愛又恨,觀感極為複雜。
一方面覺得男主有些時候手段陰損下作,表面一套背後一套,各種利用算計。
不單單是女主、女配、兄弟和父皇和皇后養母,甚至就連一直標榜的【為母報仇】,後來也證明不過是來拉攏母族的口號。
原版《東宮》有一個很大的槽點,就是男主從來沒有見過自己母親,結果聽人說完殺母的是養母皇后,一點不糾結養育之情,馬上跳反,發誓替母報仇。
魏陽這裡做了一些處理,男主對這個從未見過的母親並沒有太深的感情。
他會為其報仇,但更多的考慮都是從現實出發。
皇后和高家必須死,但不是因為殺了他從沒見過的母親,而是擋了他的路。
這樣的設定,有時候簡直比反派還要反派,讓人忍不住瞠目結舌。
但另一方面,很多觀眾又覺得男主的設定非常帶感,冷血睿智,心智堅定,為了權力和野心可以犧牲一切。
而且男主的目的也不僅僅是實現個人野心,還有著自己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家國大義,他想要掃除積弊,蕩清邊患,使四海臣服,讓天下人安居樂業,不再受飢寒之苦。
這種【大惡亦大愛】的矛盾設定,使這個角色魅力十足。
甚至有很多觀眾十分支援男主,組成了所謂的【大業黨】。
認為男主不要再和女主相愛相殺了,應該更果斷一點,直接把女主給嘎了,一心一意搞事業。
事業型皇帝,你搞什麼純愛啊,殺妻祭天,然後開後宮,三千佳麗,一天睡一個都行。
魏陽覺得這些人說的也未嘗沒有道理,但他拍的是偶像劇,權謀元素多點可以,但不能喧賓奪主。
不然他拍什麼《東宮》,直接魔改《雍正王朝》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