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允恭有些憂慮。
要知道三月十五日至五月十六日,已經兩個多月了。
先生帶著五百人在那裡守了兩個月,等了兩個月,從秋天等到了冬天,這一夥人還沒過去接應,等得焦心。
等的時間長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每個隊伍都翻山越嶺而去,通知他們到他們撤至海邊,再回到大本營,能在這個時候撤回來如此多人,已經算是效率極高了。
說明每一支水師在得到撤退的訊息之後快速地撤了回來,比去的時候快了幾倍。
趙海樓站出來支援徐允恭的提議,嚴肅地對眾人道:“從的的喀喀湖的位置與輿圖推算,定遠侯所在的位置,大致在印加國庫斯科西南。只要跟上定遠侯,沿著大道走,一定可以抵達庫斯科,拿回大量的土豆。”
“抽調六千人進山,不必等三日了,就兩日,兩日之後的清晨,六千人各自揹負口糧進山。這次我親自帶隊,王良、黃元壽、秦松、高令時……準備,一起進山。”
湯鼎指著自己:“這次該輪到我了吧?”
趙海樓搖頭:“你是定遠侯指定留下來,鎮守大本營的猛將,這裡離不開你。”
湯鼎指向王良:“那為何他可以?”
趙海樓呵呵一笑:“他是我的部將,用習慣了……”
湯鼎問候趙海樓全家,可也沒辦法。
羅貫中則開始忙了起來,詢問高令時、張滿等人如何發現的的喀喀湖,又詢問李子發攀登雪山之後看到張滿時的心情,找到黃元壽之後,看到那神秘的太陽門時,更是詫異不已。
每個隊伍,或多或少都有新奇的遭遇,也吃了不少苦頭,嗯,還吃了不少羊駝,但沒一個隊伍帶回來活著的羊駝,只帶來了一些羊駝肉,結果還沒輪到羅貫中就被人吃光了。
這就是寫書人的悲傷,混不好,連口肉都沒得吃……
不過——
如此多奇異的故事確實是日後寫航海故事的絕佳素材,尤其是黃元壽帶來的太陽門石雕建築,這讓羅貫中也百思不得其解,你說這群人費那麼大力氣雕刻這些東西的目的是什麼,這事是如何做到的,還有,這部落的人去了哪裡?
神秘莫測,令人浮想聯翩。
兩日時間,轉眼就過。
清晨,六千軍士集結到位,趙海樓不打算喊口號了,抬手就下達了命令:“出發,與定遠侯會合!”
徐允恭、王良等人前面帶隊,趙海樓押後。
前面的隊伍已經行進兩里路了,趙海樓還沒動彈,眼看要走了,一聲汽笛聲刺動耳膜,抬頭看去,段施敏帶人已經回來了。
段施敏站在船上,看到行進開來的隊伍,對身旁的蕭鉞、李宏等人道:“兄弟們,休整的日子結束了,跟著大隊伍進山了!”
“好!”
蕭鉞、李宏等人激動起來。
船至。
上岸。
趙海樓對行禮的段施敏道:“進山的人手夠了,你留在大本營吧。”
段施敏摘下腰間的口袋,丟給了趙海樓:“看看。”
趙海樓開啟袋子,看了看,然後將手伸了進去,抓了一把金黃色的顆粒,皺眉道:“這是——玉米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