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安宮離開之後,李元景便徹底的忘掉了李淵對自己的刁難。
不是聖母,而是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現在的李淵早已不是當年的那個李淵了,而接下來的李淵,可能會比現在更加瘋狂。
李淵是幸運的,能夠在隋末亂世中殺出一條血路,擊敗眾多的競爭者獨登王座。
李淵又是不幸的,人到老年的時候,卻又遭遇了這種毀滅式的打擊。
你不能總是去指望一個失去了一切的老人,還去保持著最初的理智,那樣未免有些太過強人所難。
這種打擊與孤獨,李元景能夠理解,也知道那是什麼滋味。
髮妻已逝,先是愛女平陽公主血灑疆場,緊接著三個兒子有同室操戈,最終只剩下了一個,這裡面固然有李淵的過錯,但是在那一刻來臨的時候,這些過錯都已經不重要了。
李淵的錯只不過是錯在於左右搖擺,明明很看好李建成,卻總是給李世民登頂的希望,難道真的是為了讓他們兩兄弟相爭來保持雙方的鬥志嗎?
未必,這裡面大機率還有一些隱秘存在,而這個隱秘很有可能是李淵為了保證自己的皇位不受到威脅。
所以說,兒子太出色了也未必是什麼好事,特別是有三個同樣出色的兒子的時候。
大安宮沒有李世民的手令誰也進不去,李元景經常讓人送些吃喝用的過來,雖然這裡面什麼也不缺。
不管怎麼說,李元景覺得自己算是對的起李淵了!
接下來一路無事,街道兩旁圍滿了看熱鬧的百姓,不過有禁軍的開路,秩序自然不需要太過擔心。
回到王府之後,先是在進門的時候跨過了火盆,又進行了一些瑣碎的流程,之後便是在宮中女官的陪同下送入洞房,但這個時候婚禮還遠遠沒有結束。
新娘去了洞房,新郎則需要不斷的去敬酒,這個時候可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就算身份有差別,最多也就是到了高階別官員那裡的時候,一桌一塊喝一杯,到了低階別那邊就全場一起來一杯。
反正不管怎麼做,喝酒是肯定的,李元景又不是太子或者皇帝,自然享受不到那些頂級的待遇。
不過為了防止喝醉,李元景所喝的酒是經過兌水處理的,不說千百不醉,至少喝上百杯是沒什麼問題的。
而今日這種場合下,也沒人會去說什麼,大家都心知肚明,而且今日來這裡也不單單只是為了喝一杯酒那麼簡單的。
“殿下,不知年後出海一事……”老狐狸王珪笑呵呵的問道。
而這個問題也瞬間讓全場安靜了下來,能夠有資格參與的,自然豎起耳朵聽著,沒資格參與的也在躍躍欲試,說不定機會就到自己身上了呢?
“這事日後再說!過幾日本王將會設下酒宴來招待諸位,不過在此之前,還請諸位今日能賣本王一個面子,裴家那邊也不能太冷清了,諸位覺得呢?”李元景直接婉拒了談事的意思,大喜之日去談論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