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太古皇者喋血之地,有如此神異不足為奇。”
一旁的掌燈神使平淡開口了。
比起在西遊之後證得傳說的沙悟淨,祂在封神之戰時期,就已經是傳說大能,此次也非第一次接近扶桑古樹界域,所以沒有沙悟淨那種驚訝。
在沙悟淨點頭贊同時,掌燈神使似是有所感慨,自語道:“兩位高高在上的彼岸大人物都會生死相搏,天帝之位,真的如此引人垂涎嗎?”
祂真的無法想象,一生沒有遺憾的彼岸大人物,竟然會為一件事情生死相搏。
如果不是有此事,掌燈神使以及絕大多數大能都可能認為,彼岸境界無高低。
畢竟,彼岸大人物違背了時間邏輯,於祂們眼中沒有過去,只有現在,彼岸之下存在的過去也僅僅是祂們的現在。
哪怕在弱小之時,根基沒有達到最完美的程度,登臨彼岸之後此事也會改變,自始至終都是最完美無暇,超越常人認知與想象的至強根基。
以此形容或許不恰當,畢竟根基都無法圓滿者,掙脫苦海時哪怕無外劫阻道,也只能身死道消,怎麼能登臨彼岸。
但如果用另一種形容,就比較符合實際了。
哪怕登臨彼岸前,沒有深入參悟過與自身不相干的技巧、神通、大道等等,只要成功掙脫苦海,那麼一切都會發生變化,哪怕從來沒有接觸的領域,也能輕而易舉的達到讓絕大多數大神通者望塵莫及的地步。
正因為這一點,在過往紀元中才會有部分大能認為彼岸境界沒有高下之分。
一切能參悟、能理解的都已經到了最頂端,達到乃至超越諸天萬界的極限,一位彼岸者怎麼強於另一位彼岸者?
太古某紀元,沒有超脫的道尊雖然將九幽邪魔之皇重創,但道尊也並非毫髮無傷,符合許多大能眼中,彼岸境界無高下的分別,畢竟能解釋為道尊以傷換傷,一直到太古最後一個紀元時,昊天上帝強殺斬殺了東皇太一,自身雖然受到創傷,但依舊活躍在諸天萬界很長一段時間,直到紀元終結才隕落。
這才推翻了這種觀念,讓無數生靈知道了,眾位彼岸大人物絕對不在同一個層次,否則根本不能解釋,為什麼擊殺另一位彼岸者的昊天上帝沒有在不久後坐化。
“天帝之位……”
沙悟淨眼神閃爍,想到了身為捲簾大將時,那位端坐凌霄殿中俯視諸天萬界的帝。
也想到了被世人誤以為是天帝的轉世之身,實則並不是的林陽,對方能在自證傳說不過數年的時間內,運轉造化,成為諸天萬界有數的大神通者,恐怕與祂重立天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也不怪在天庭墜落後,諸天萬界多了那麼多的紛爭,無論妖亂大地還是人皇治世,隱約都指向了諸天萬界的至尊寶座,當初天庭高懸之時,諸天萬界可沒有那麼多事端,任何膽敢生事者,天庭自有相應刑罰。
“等到代行神使復甦,天帝之位……諸天萬界的至尊寶座到底有何神異之處,吾等也就知曉了。”
沙悟淨道。
老母想要建立死後世界,成為真正的真空家鄉降臨載體之事任何神使都知道,加上此時末劫將至,諸天萬界一切奧秘,無數未來,最終的結局都是破滅與死亡,死後的世界才是大勢所趨,就如紀元之初,維持諸天萬界萬般秩序,億萬法理有條不絮運轉的天庭。
此時天庭雖然繼承了上古天庭的幾分氣韻,但時代終究是變了,無法契合大勢之下,天帝之位,也再非諸天萬界的至尊寶座,反而死後世界的主宰之位更像是至尊寶座,能得到大勢加身,如昔年的天帝一般。
當然,這只是沙悟淨根據見聞得出的結論,至少在祂眼中,與真實情況相差不遠了,否則無法解釋為何老母身為彼岸,為何道門、佛門,都在謀劃建立真正的死後世界,甚至在上古時代,就開始佈置了。
“走。”
掌燈神使這時忽然開口。
經過這段時間的探查,祂已經找出了一條相對安全的道路,可以抵達扶桑古樹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