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人感嘆道。
她只是從李丹秋口中知道方源做了這件事。
但因為方源不讓她姐弟卻簽字,李丹秋不知道萬民血書上到底寫什麼。
現在聽方源這麼說,頓時感覺方源的萬民血書計劃挺危險的,搞不好就會被人彈劾意圖謀反。
好在也成功了,不得不佩服方源的勇氣和膽魄。
“運氣好。”
“我還要忙,你們聊。”
方源輕笑道。
隨即起身準備離開。
現在還有很多事等著方源去做。
“哥,我送你。”
趙梓萱砰砰跳跳到方源邊,挽著方源的手往外走。
方源想將她推開,她卻貼更緊,甩都甩不開。
關鍵是楊秀蘭看著也沒有阻止的意思。
“趙夫人,我看令愛與方刺史挺配的。”
李夫人看著方源兩人的背影開玩笑道。
“我也覺得。”
“但方源嫌萱兒小,年齡相差太大。”
楊秀蘭也看著方源的背影,越看越滿意。
其實很久以前趙英才就有心撮合方源和趙梓萱的,那時候方源還是武陵縣縣令。
但楊秀蘭到底是出身弘農楊氏,且趙英才出身也不低,於是對方源的身份有些看輕,就不樂意趙英才的安排。
再加上方源只是將趙梓萱當作是妹妹,並且不止一次表示不喜歡年齡太小的,不喜歡年齡相差太大的,於是就沒有後續。
現在方源升為刺史了,又表現出以往都沒有的魄力和能力,楊秀蘭也越來越滿意方源,似乎覺得女兒交給方源也不是不可能。
“嗯?還有這樣的事?”
李夫人看了眼自己的女兒。
心想李丹秋和趙梓萱兩人年齡相差不到一歲吧?
既然方源說過不喜歡年齡太小的,趙英才怎麼還給李勣寫信有意聯姻?
方源重回刺史府。
沒多時就收到稟報:朝廷的糧食運來。
並且還有個好訊息,黃河堤壩裂開的湧出的水退回去了。
歷經一個半月,河南道的水災終於得到緩解,遼州的壓力也得到緩解。
得到訊息的方源立即出現在城門外,站在高臺上面對數萬難民。
難民們正在修建營帳,給還沒有住所的難民提供住的地方。
見到方源再次出現,都紛紛帶著好奇的目光看向方源。
“諸位父老鄉親,我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朝廷撥糧了!”
方源大聲道。
儘可能將聲音傳播到所有難民。
“朝廷萬歲!”
“刺史大人仁慈!”
片刻後,全場沸騰,一聲又一聲聲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