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華裳脫離了那本書之後,石遠便將那本書放在了金陵城中。畢竟身上帶著這麼一本書,著實有些不方便的說。
石遠雖然很想去金陵研究下那本“書”,但眼下與亞瑟王的十日之約馬上就要到了,要是回去金陵的話似乎有些來不及呢。
新慶二年初夏,從雁丘山回來的石遠與塞外大軍統將亞瑟王進行了一場歷史性的會面。
這一場會面在整個華夏的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而這場會面也被後世的歷史學者定義為華夏民族的第一次對外交流。
會面的地方在潼關之外,這其實多少讓喬大炮等人有些不太放心。
不過石遠卻並沒有在意。雖然不知道這個亞瑟王與自己知道的亞瑟王有什麼區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是十分高傲的。
正是因為這樣的高傲,所以才會導致亞瑟王的失敗。整個過程之中石遠正是利用了亞瑟王這種高傲的心理,知道他肯定不會輕易撤軍,從而選擇分路圍攻。
而事實證明他的預料並沒有錯。亞瑟王帶領著整個塞外大軍敗給了自己的驕傲,而且敗的很徹底。
想來他之所以會帶領塞外大軍守著潼關,正是因為心中的那份不甘吧。
不過石遠雖然不害怕,但這一次眾人可不會放任他一個人去了。
素清與琉璃作為陪同,男扮女裝跟著石遠。而喬大炮更是帶了整整五千的精銳騎兵,只要有變故,就直接衝入敵陣。
這副架勢不由讓石遠想起了之前與北慶皇帝趙武昌談判時的場景。不過這一次面對的卻是亞瑟王。
潼關之外有一出驛亭,因為位置特殊,距離四周城池都是二十里地,所以又被稱作亭口。
之前在大慶鼎盛時期,亭口就是作為重要的驛站而存在的。因為交通便利,所以整個亭口周圍是十分繁華的。
所以亭口又被稱作整個潼關第一鎮。
相對於匈奴的野蠻行徑,亞瑟王就要文明上很多了。看的出來他是想要統治整個世界,而不是征服。
亞瑟王的塞外大軍並沒有騷擾百姓。不過就算如此,對於大慶的百姓來說還是很難接受的。
看到這些黃髮碧眼的異族人,普通的大慶百姓肯定會感到害怕的。這是一種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呢。
所以此時的亭口鎮並沒有之前那般繁華,尤其是在塞外大軍退守到這裡之後。整個亭口鎮中有一大半以上的人都逃走了。
不過就算如此,相對於別的地方而言亭口鎮還是比較活躍的。
而石遠與亞瑟王見面的地方,正是在亭口鎮。
石遠其實之前沒有在意過,但在眼看著就要見到亞瑟王的時候,他還是忍不住有些小緊張。
畢竟這位可是傳說中王!另外石遠久違的中二之心也開始再次氾濫了起來。他很想知道這個亞瑟王與saber是不是一樣的。
要是真的如傳說中的一樣,是一個角色美女的話……自己可該怎樣面對呢?
征服傳說中的王?想一想好像有些不合適,也是十分的具有難度。畢竟那樣的王,太過於正直,正直到幾乎讓人難以接近。
所以不論如何,還是懷著一個平常心如看待這位亞瑟王吧!
約見的時間是在早上,當石遠起來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已經做好了準備。
不過這一次並不是因為出於緊張,而是因為出於對石遠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