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國家之中,泰國還好一點,因為他們沒有直接與華夏接壤,寧遠想要入侵泰國就必須要借道其他國家。
而寮國和柬埔寨就比較悲催了。
他們本身的實力就不如緬甸,而且還與華夏的雲南地區以及神鷹帝國的越南郡大面積接壤。
寧遠要是想要收拾他們兩國,那可真是易如反掌。
因為除了那支擊敗了緬甸玩家大軍的神鷹空軍之外,寧遠還可以調動駐紮在越南郡的陸軍直接大舉入侵兩國。
在除開緬甸玩家的所有人眼中,神鷹軍之所以放棄了佔領緬甸,並不是寧遠不想要緬甸的土地,而是因為路途遙遠,神鷹軍無法將大量的陸軍派過去。
在華夏國內的戰事還處於僵持階段時,寧遠不可能為了一塊差不多屬於飛地的緬甸去開啟另一場戰爭成本更高的戰爭。
所以他才會在擊敗了東籲王麾下的軍隊之後逼迫對方向自己稱臣納貢。
緬甸對於現在的神鷹帝國來說算是一塊飛地,但寮國和越南可就不一樣了。
因為兩國的北邊是華夏的雲南地區,西邊是泰國,東邊是神鷹帝國的越南郡。
神鷹帝國如果要是選擇進攻他們兩國,那就相當於是抹去了他們兩國與雲南和越南之間的邊境線,這是屬於無縫銜接。
如此一來,神鷹帝國的越南郡不僅會變成安全的大後方,神鷹軍接下來還可以謀奪更加富饒的泰國,然後將馬來半島與佔領後的泰國連成一片。
這樣,神鷹帝國在亞洲的主大陸上就再也沒有任何的飛地了。
在華夏國內戰事陷入僵局之時,如果要是能夠在他們這邊取得突破,對於神鷹帝國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他們兩國現在就是熟透了的軟柿子。
更加重要的一點是,在緬甸玩家遭受重創、東籲王國向神鷹帝國稱臣納貢之後,除了泰國之外,他們兩國好像就再也沒有其他的援軍了。
而單靠泰國的幫助,他們好像很難抵擋神鷹軍的進攻,所以如果要是讓寧遠想到了這一點,那麼他們兩國很快就會遭受滅頂之災。
透過層層分析得出他們兩國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受害者之後,寮國和柬埔寨的玩家首領立刻被嚇壞了。
現在南海和泰國灣上一直遊蕩著神鷹帝國的海軍艦隊,他們兩國就像是一個棄子一樣被牢牢包圍在了中間,沒有人能夠救援他們,也沒有人願意冒險來救援他們。
如果他們不想滅亡,那麼便只能進行自救。
從寧遠無意中透露出的資訊,以及他們當前的情況看來,現在他們唯一能夠保全下來的辦法就是讓神鷹帝國接受他們的納貢稱臣。
只要寧遠同意讓他們兩國成為神鷹帝國的朝貢國,那麼他們兩國的滅國危機就算是暫時躲過去了,而且說不定還能多贏得幾年的緩衝發展時間。
雖然說這個稱臣納貢只是一時的委曲求全,但身為現代人,他們還是丟不起這個人的。
於是乎他們就將主意打到了各自國內被一手扶植起來的原住民王國上面。
緬甸那邊剛剛才走完這條路,而且還非常的成功,所以他們也想要原樣照搬。
他們本以為這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然而他們很快便知道這有多難了。
玩家們有自己的骨氣,不願意丟這個人,遊戲中的原住民也不是什麼軟骨頭,更何況他們想要說動的人還是各自國家的國王。
身為一國之君,哪個人沒有自己的野心,哪個人願意向一個從來都沒有見過的人俯首稱臣?
寮國當下的原住民王國是瀾滄王國,柬埔寨是吳哥王國。
這兩個王國的國王從來沒有與神鷹帝國正面交過手,根本就不知道神鷹帝國的厲害。
所以他們不僅直接拒絕了兩國玩家的要求,還將主動謹言的玩家全都給胖揍了一頓。
被狠狠的揍了一頓之後,兩國玩家才發現原來是自己將事情想的過於簡單了。
他們光想著讓原住民國王去替他們丟這個人,卻忘了沒有捱過打的原住民國王比他們還要驕傲,還要好面子。
緬甸的東籲王國之所以肯向神鷹帝國低頭,那是因為神鷹軍將他給打怕了,在神鷹軍的強權之下,他不得不低頭。
而他們兩國的原住民國王還沒有捱過這種毒打,所以還放不下他們身為一國之君的驕傲,認不清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