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奪回失地,北呂宋國王放棄了死守城池,他親自率領五十萬大軍朝著冰火軍團撲了過去。
面對著兵鋒正盛的北呂宋軍團,冰麒麟選擇了示敵以弱。
他假裝不敵,讓軍隊不停的向後撤退,一路上丟棄了很多的輜重物資。
看著沿路上那些被敵人丟棄的鍋碗瓢盆,北呂宋國王認為敵人的陣腳已經亂了,於是他立刻決定要乘勝追擊。
雖然一連追了好幾天也沒能追上敵人,但透過敵人留在地面上的灶臺數量,他還是看出了一些端倪。
在那些敵人宿過營的地方,越往北,灶臺的數量就越少,他由此推斷出敵軍肯定是鬥志渙散,士卒都逃散了,於是他立刻加快了追擊的速度。
如果此時要是有精通孫子兵法的華夏區玩家在這裡,那麼他們肯定會告訴北呂宋的國王,千萬不要再繼續追擊了,否則就會全軍覆滅了。
因為這是孫子兵法“始計篇”所說的“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以及“兵勢篇”所說的“以利動之,以卒待之”等虛實原則於實戰中的運用。
歷史上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華夏戰國時期的馬陵之戰。
在馬陵之戰中孫臏利用減灶誘敵的戰術成功將龐涓率領的魏軍誘入了包圍圈,最後將其全部殲滅。
雖說孫子兵法講究虛虛實實、真真假假,但光是看著地上那些被丟棄的鍋碗瓢盆和越來越少的灶臺,他們就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把握認定這絕對就是減灶誘敵之策。
但很可惜,華夏玩家都不是人人都熟知孫子兵法的,就更不用說這些菲律賓的原住民了。
當北呂宋國王率領大軍追擊到一處山坡下面時,隨著一陣鑼鼓聲,突然從四面八方衝出了無數的冰火軍團戰士。
他們迅速包圍了北呂宋軍團,然後便是箭如雨下。
北呂宋國王手底下雖然有一支精銳的劍士團,但在手持超炫武器的冰火軍團攻擊下,這支劍士團很快便被團滅了。
當北呂宋國王發現情況不妙率軍逃跑時,一支精靈遊俠軍團已經繞到了他們的後方。
在那支精靈遊俠的截擊之下,北呂宋國王被當場射殺。
這場大戰雖然是誘敵深入,但其實冰火軍團的真正兵力是在北呂宋軍團之上的,所以在遭到伏擊之後,北呂宋軍團根本就不是對手。
戰至最後,五十萬北呂宋軍團,除了十幾萬人戰死之外,其他人盡數投降。
在失去了國王和主力軍團之後,北呂宋王國立刻成為了一片不設防的開闊地,冰火軍團所到之處,所有城池全都望風而降。
就這樣,整個北呂宋地區,除了邊境重城巴雲邦之外,其它地區盡數落入了冰火軍團之手。
巴雲邦城位於北呂宋和中呂宋的交界處,是從中呂宋前往北呂宋的一處必經之路,它是北呂宋在南方前線的門戶,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在得知北呂宋遭到冰火海盜入侵之後,中呂宋王國立刻集結了一支大軍來到了巴雲邦城下。
不過還沒等他們攻下巴雲邦城呢,冰火軍團的前鋒軍也趕了過來,將巴雲邦城夾在了兩軍之間。
在得知冰火海盜趕到之後,中呂宋的軍隊立刻停止了攻城,然後他們和冰火軍團先後派出了使者,想要說服城內的守軍向己方開城投降。
中呂宋給城內守將開出了非常優厚的條件,他們一直往上加著籌碼,但卻始終無法說服對方。
在權衡了一番得失之後,城內的守將最終還是選擇了向冰火軍團投降,因為他不敢拒絕冰麒麟。
冰麒麟並沒有給城內守將開出什麼優厚的條件,他只是讓使者告訴對方。
如果對方要是膽敢向中呂宋投降,那麼城破之日,城內所有人都要死,同時城內那些士兵的家人也都要一起給他們陪葬。
城內很多守軍的家人都在後方,現在已經落入了冰火軍團的手中,就連守將自己的家人也是如此,所以哪怕是中呂宋那邊給出的條件再優厚,他也不敢向對方投降。
因為他一旦宣佈向中呂宋投降,恐怕那些念家計程車兵就會立刻將他給殺死的。
所以他別無選擇,只能向冰火軍團投降,因為對方是兇殘的海盜,是什麼事情都能做得出來的。
當巴雲邦的北城門被緩緩開啟時,隨著冰火軍團的入城,整個北呂宋就全都落入了神鷹帝國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