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帶著僕人淨街三里。
蘇州城外,京城來的護衛隊伍停靠。
鄭德昌聽聞使者到來,連忙出城拜見。
“下官鄭德昌,拜見上官”。鄭德昌,深深彎腰。
“起來吧,時辰正好,早去早回,希望日暮之前回程”。使者臉色不好。
“是,下官隨行領路”。鄭德昌喚來馬匹,翻身上馬前行。
使者車架五里,紅綠花帳,錦車長行。
又有陰陽垂簾,飛靈寶馬,靜香瀰漫。
還有宮中伺者,車隨馬架。
鄭德昌猜測隊伍中還有誰到來,李恪來的時候,車隊也不過一里,現在車隊卻有五里多遠,而且組成複雜,不像一波人。
他搖搖頭,是誰到來,等會就知到了,沒必要多問。
使者的車隊緩緩而來,有福帶僕人彎腰迎接,雙方簡單交流。
“沒想到是權御使親自到來,老奴代王爺拜見”。有福略微拱手。
“殿下還好嗎?”。權萬記問道。
他與李恪關係複雜,他即是李恪的老師,又被李恪所害失去封地。原本他們應該關係密切,最後卻成了陌路。
而今兩人天人相隔,權萬紀心情複雜。
“好的很”。有福聲音冷硬。
權萬紀看有福,大概體會出他的心情,不在提其他事情。
“聖上有旨,福管家需要準備什麼嗎?”
“水神府上下已經準備妥當,權御使隨意”。有福說道。
“那就開始吧,請聖旨”。權萬記喊道。
人群中一個藍衣太監走出來,他開啟一個檀木盒,雙手舉起來。
權萬記向前一步,雙手恭敬的取出聖旨。
“太湖王李恪接旨”。權萬記面相李恪的神像。
“微臣接旨”。李恪搖頭一嘆,從神像裡走出來。他全身朦朧金光,單膝跪地。有福也帶著僕人們跪下。
“……封李恪為太湖龍王,享三城香火”。嗶哩吧啦一大堆華麗的詞藻,只有最後一句又用。
聖旨讀完,李恪的魂體光芒大閃,由內而外,李恪的神域擴散,籠罩湖水十五里。
“微臣接旨”。李恪心中一樂,暗道這一拜不虧,李恪是虛體,他頷首示意有福,有福走上來接下聖旨。
李恪拱手彎腰,行學生之禮:“老師難得來一次學生的領地,還請老師住些日子,領略一番太湖盛景”。
“殿下客氣了”。權萬紀恭敬而疏遠。
李恪明白了他的心意,不想再和他扯關係。
李恪並不怪他,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他轉而面相一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