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
京城內王常貴已經開始了開闢南方市場的準備,首先他派人先去尋找合適的運輸路線,同時將王家的粉筆大量廉價出售。
這麼做是有深意的。
王常貴身為京城首富,在商人的圈子裡是舉足輕重的存在,他的一舉一動都被人關注著。
再加上刻意散播出去的風聲,許多商人都得到了一個不妙的訊號。
似乎粉筆生意做不動了?
就連首富王家都要廉價出售粉筆,一副能賺多少賺多少的姿態,由不得人不禁暗想,或許這剛興起的市場,就要崩潰了。
一時間,凡是有參與過粉筆生意的承包商們,慌忙的選擇跟風,將粉筆的價格一降再降。
而同時,從他們手裡流出去的廉價粉筆,也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被王常貴派去的接盤俠,全都用極低的價格弄到了自己手裡。
不得不說!
王常貴的經商頭腦非常了得,本來王家在粉筆市場的份額佔比不多,畢竟王家轉錢的產業多,看不上這些蠅頭小利,可是現如今卻搖身一變,成了擁有粉筆存量最大的一家。
當然……
這是其餘承包商都不曾知曉的,不然還能不鬧起來?
王常貴既然答應了杜慎,扛起開闢南方市場的大旗,那就要做成龍頭老大,先把事情包圓再說以後的事。
還不止是這樣。
粉筆的產出和辛勤做工的流民有關,粉筆價格跌了,流民們的生活就更不好過,這也是王常貴想看到的,因為他要把這群經驗老道的流民,也弄到自己的手裡,不然的話會導致後繼無力,存貨消耗光後陷入被動。
王常貴自然不會讓這種事出現,所以他一開始就令人盯緊了那些承包商,想盡辦法去用更高的價格和待遇挖人。
而這一點,正好就是弘治皇帝向看到的。
……
另一邊,杜慎揹著個包袱,帶著徒弟們一路到了京城。
昨日剛走,今日又來。
與之不同的是,杜慎的臉色卻沒了那種灑脫,反而看誰都是一副賊人的模樣。
自家白菜又被陛下給派人偷了,他心情十分不爽!
但要找弘治皇帝理論?
他還沒活夠……
可就這麼算了?
杜慎覺得不行。
被偷的是白菜嗎?
那是錢!是錢!
不從別人身上賺回來,杜慎就覺得自己血虧了!
所以,他到了京城以後,直接向著文具用品店趕來。
店內。
掌櫃的沏了壺好茶,恭恭敬敬的給杜慎倒滿。
“不知先生今日要來,有失遠迎之處,還請先生見諒。”
掌櫃的說著,又給張灝等人一一盞滿。
抿了一口茶,杜慎心情稍微緩和了些許,他擺手示意不礙事,然後便問道:“最近店裡的生意如何?”
掌櫃的答道:“生意比之前差了許多,今日王員外在大肆拋售粉筆,導致價格一跌再跌,來店裡買粉筆的讀書人少了許多,反而是買黑板和鵝毛筆的多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