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弘治十三年,九月廿八。
在早朝上,當今聖上弘治皇帝宣佈改新推舊,令太學傳與京城各大書院一物,名為漢語拼音字母表。
此物一出,頓時讓眾多讀書人震驚不已。
在發現了漢語拼音字母表的作用後,許多文臣更是奉上奏摺,請求將此物編輯成冊,列為大明啟蒙書籍之列,僅次與論語和三字經,還在百家姓的前面。
弘治皇帝含笑,並未應允卻也不曾拒絕。
百官們頓時明悟,知道了這位陛下的心思。
因此,上至舉人,下至童生,人手一冊漢語拼音字母表,各大書院也將其悄然推行了下去。
……
而此時的杜慎,卻跟吃了蒼蠅似得,壓力山大不說,還得一門心思的籌劃著粉筆生意的事。
雖然對當今陛下只出嘴不出錢的行為非常鄙視,可杜慎幹起活來,卻還是極為認真的,畢竟自己也佔了股份,該分的錢還是少不了的。
私塾內,杜慎坐在長板凳上,身上穿著的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套打了幾個補丁的儒杉,轉而換上了一身新的樸素長衣。
他一隻手撐著下巴,腦袋裡卻在思考著如何操作這件事。
首先……得弄個生產粉筆的作坊出來。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不管你做什麼生意,啟動資金和場地都是最重要的。
有了錢你才能招人,有了場地你才能做工開業。
場地倒是不用費心,忻城伯趙槿聽說陛下要和自己做生意以後,就派人送上了一紙地契過來。
那地方離杜家村不遠,向東七八里,地勢較高,約有百畝左右。
不僅如此,其他兩個徒兒的家裡,也送來了許多銀兩,再加上杜慎的那點家底,別說弄個作坊了,就算是蓋個書院也足夠。
索性,杜慎一不做二不休,便打算直接弄個學院出來,作坊就設在學院內,權當是粉筆製作秘方不洩露了。
置於人嘛……
杜慎站起身,打量了下自己三個徒弟。
嗯……
身強體壯!
棟樑之才!
可堪大用!
至於最小的么娃?
嗯……還是帶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