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等等!
他們八千八的官方產品才賣了五百來臺,午木加價兩萬多,明擺著割韭菜的賣了一千四百多!?
這合理嘛!?
在拿出手機,看到午木商店頁面的銷量數字後,王星臉上只剩下錯愕。
這也太奇怪了吧!
為什麼他們官方店,還是原價的官方店,會賣不過午木一個加價兩萬多的第三方店啊!
他的一個名字就那麼值錢?
王星之前壓根就完全沒有想到過午木加價轉賣的貨物能賣多少的可能。
畢竟這番操作不管怎麼看都實在是有些抽象。
但.原來大家這樣都能接受的嗎?
午木帶貨能力就那麼強?
一千四百二十一臺,售價三萬,那就是賣了四千二百多萬!
這錢賺的好容易.
王星心中荒誕。
午木賣貨的兩天狂賺四千多萬的訊息很快就在網上發酵。
這無疑立馬就引起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比如立馬就有一大堆公司聯絡午木,想也跟著出聯名款,或者直接出坑位費,讓午木幫著直播帶貨。
不過這些要求自然全被午木給拒絕了。
你們真當我有那個帶貨能力是吧?
午木心中嘀咕著。
他很清楚,沒有業績卡,他帶貨根本就不會有多大優勢,至少不會比莫墨他們這種名氣更大,名聲更好的明星有優勢。
更別說兩天賺四千萬了。
他說到底還是賺的業績卡兌現的錢。
不過業績卡也有個缺點,兌現完成的時間根本控制不了。
從自己後臺狂賣兩天,然後很快就陷入了停滯的銷量上,午木就看出來了,系統估計是把那些有需求,又容易觸達的人群給影響的差不多了。
畢竟他這種加價然後又放出官方原來連結的操作,多少還是會影響到業績的兌現的。
全國不差三萬塊的人,別說幾千了,估計就是幾十萬都有。
但不差這點錢,又不介意他加錢操作,還能被系統影響到的人群,範圍一下子就縮小很多了。
“接下來阿統是慢慢拖時間兌現,還是創造需求兌現?”
午木有些好奇。
系統業績卡用多了,他都已經能總結出一些系統業績兌現的規律了。
最開始用大資料把業績推送到那些稍微影響一下就願意買的人手上。
如果業績專案本身就有吸引力,這部分人很多,那就直接能兌現完成。
但要是業績專案本身吸引力不夠,比如像他現在這樣加上一些逆天的操作,那就開始上強度,暗中加熱度,引導創造需求。
又或者乾脆像最開始的那張花了小半年才兌現完成的專輯一樣,慢慢用時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