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呼籲聯合國有關機構、各國政府、國際組織,以及國際社會各有關方面,向徽、蘇兩省災區提供人道主義的救災援助···”
剛下樓,就聽見電視機裡在播報新聞。
吃著早飯的十幾個人,都目不轉睛的盯著電視機。
畫面中是大片大片洪水過後,留下的痕跡。
“呼嚕~呼嚕~”
“要不我們也捐點吧。”
魏崢畢竟是當過兵的,看見楚青坐過來了,扒拉了一口碗裡的稀飯,遂小聲說了一句。
“嗯!是得捐點。”
如果不是真的到了困境,國家是不會輕易對外求援的。
這時候是真不富裕,受災群眾又實在太多。
和三十年後,動不動就GDP上萬億比,這時候的國家每一分錢都得精打細算,還時常捉襟見肘。
財稅還沒改革的時候,中央別說支援地方了,工資都差點發不出來了。
“捐多少?”
“我們現在手裡還有多少。”
“加上昨天到的貨款,現金一共有11萬。”
如今磁帶的銷售以及趨於穩定,每天出貨在3000盒左右。
按照平均價格5.5塊錢一盒。一天的收入在1.65萬。
除去讓小楊投入外匯市場的八萬。剩下的三十萬,全被楚青砸進了電子廠和空白磁帶廠。
這就是楚青做磁帶兩個月的全部收入。總體算下來兩個月進賬了49萬。
看起來很多,可也基本都被楚青花出去了。
換來了一個籌建中的電子廠,一個投產的空白卡帶廠。還有幾萬美金的外匯。
當然外匯中也有百分之十是小楊的錢。
早在上次外匯經濟打過電話後,楚青就專門和小楊說過這事。
由於卡帶和裝置全部是楚青提供的,一開始小楊還不想要這筆錢。
可當楚青說,等以後外匯賺了錢,可以送大嫂去國外做手術。最終小楊才收下了這百分之十。
楚青不是那種自己吃獨食,而虧待老兄弟的人。
往後京城店銷售額的百分之十,就算楚青給他的股份獎勵。
至於磁帶這一塊。楚青也沒虧待魏崢。
除了空白卡帶廠,算是楚青全資的。
從這個月起,磁帶銷售額的百分之五,用作給魏崢的工資獎勵。
每一個生產線上的員工,一律按照頂格450一個月的工資,並且包吃包住。
別小看了這個工資,基本是外面普工的一倍。
要不是卡帶生產這邊,也確實不需要太多人,並且都是一起出來的老兄弟。楚青也不會開這麼高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