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家裡有渠道的一些人,早一點得到訊息,已經寄來了書籍。
有的家遠沒有音訊的,那就只能自己想辦法。
這些知青們非常激動,都來報名。
雖然宋家村的生活比較富足,但是他們背井離鄉,想回城裡尋找精神上的富足。
幾乎所有的知青都過來報名,要參加高考。
縣城的那些知青家長,聽說可以參加高考之後,在琢磨著該怎麼辦?
他們想把孩子接回去找老師輔導,可現在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政策。
以後老支書把這些縣城知青家長聚在一起,這些人比較有能力。
“上面有政策,這些知青不能輕易離開!更何況村裡面還有很多活也要幹。”
電廠的王主任有些著急,“可現在恢復高考了,只要能考上大學,將來就是國家幹部,有大好的前程。”
“老支書,你就行行好,給這些孩子們一些機會,讓他們跟我們回縣城吧。”
老支書微微皺眉,“其實你們這樣做只能帶走一部分,還有很大一部分沒有機會回城找老師補習功課。”
“你覺得這些知青會讓你們得逞嗎?不得三天兩頭舉報你們呀?到時候你們小孩的考試資格,都能給取消了。”
王主任聽到這話,傻眼了。
這個時代不患寡而患不均。
看到別人有學習的機會,自己沒有,當然不樂意,會想辦法破壞。
“老支書,那你說怎麼辦?”
老支書想了想,“這樣吧,你們找來老師,安排在小學那邊。等到白天小學上完課了,晚上,在那邊給知青們上課。”
“我們這裡有上課的地方,不用另外尋找。再說了,學習,有了老師,其他的,都要看個人努力和造化。”
王主任想了想,覺得這個辦法也算是不錯,總好比被人舉報強。
“行,那就這麼辦,老師的事情,我去解決。到時候,還要麻煩老支書,幫忙找住的地方。”
老支書點頭,欣然答應,“這個你放心,我們村的知青點還有位置,都是大瓦房。很暖和,也很舒服。”
就這樣,在王主任和幾個家裡有門路的家長張羅之下,每一科都找到了老師,過來補課。
早上背書,晚上聽課做題。
上午和下午幹活,雖然辛苦,但大家幹勁十足。
宋蘭月和韓摯等人有時候也會去上幾節課,但因為裡面的人基礎參差不齊,並不適合他們。
去了幾次之後,宋蘭月就不去了,按照韓摯給她列的提綱,開始仔細複習。
因為學習,村裡的勞動效率下降很多。
社員們家裡也有孩子想參加高考,也送過來補課。
這些老師是知青家長請來的,所以宋家村的社員,並不抱怨知青幹得少,力所能及支援知青們參加高考。
短短三個月很快過去,中斷十年的高考再次開始拉開帷幕,開考了。
老支書事先跟縣城的武裝部那邊的民兵打招呼,留出來地方,給考生居住。
讓村裡的兩個做飯好吃的大娘,跟過來幫忙做飯,燒熱水。
老支書給知青們做的,讓大家感受到宋家村上上下下的支援。
宋蘭月把孩子送回孃家,讓弟媳婦幫忙照顧,跟著韓摯一起來縣城考試。
走在考場門口,宋蘭月和韓摯相視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