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算,收入大大減少!到時候社員和知青們,估計也會議論。”
“現在尋求新的種植作物,迫在眉睫。這幾個草莓大棚,就是村裡的希望。”
“不過,咱們來說,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要靠後。”
宋蘭月深以為然,“是的,我心裡明白著呢!大棚種植難免會用到農藥,現在雙喜還小,我可不能大意。”
“不過我已經把注意事項,還有我的經驗全部寫下來了。大姐和二姐識字,就按照上面的做。如果遇到問題,回來給我描述。”
韓敏點了點頭,“老支書這樣安排,也是出於這樣的用意。”
“咱們回家吃飯的工夫,能把事情說了,不用旁人再過來專門詢問。”
“不過我看了那些草莓苗長得非常好,很是茁壯。可能之前是第一年,現在是第二年了,苗壯了,果自然就長得多。”
宋蘭月稱讚,“事實上也是如此!”
老支書也知道宋蘭月重視孩子,沒有勉強宋蘭月。
雖然村裡發錢,比以前發得少了,但也比其他村發得多。
畢竟宋家村有三百個大棚的,又建造了一個養豬場,多養了五百頭豬。
宋家村現在總共養了一千三百頭豬,等到年底賣豬,又是一大筆收入。
平菇的價格便宜了,但豬肉價格非常穩定。
一年養兩茬豬,這樣一算養豬比較划算。
知青們都是識字受過教育的,掰掰手指一算,這一年,分到的錢未必就比去年少。
互相鼓勵之後,幹勁十足。
又過了半個月之後,宋蘭月收到了李慧珍的來信。
她到了跟東北這邊完全不同氣候的雲南,一開始有點水土不服,但休息一段時間,就克服了。
不僅如此,她已經按照王大夫的藥方抓了藥,她和韓勤都吃了藥,現在覺得身體狀態很好。
李慧珍和韓勤在這邊分配了一套兩室一廳一廚一衛的房子,兩個人住,非常寬敞。
李慧珍雖然沒有工作,但她把家裡打掃乾淨,做好飯菜,等著韓勤回家。
以前韓勤都是在食堂解決吃飯問題,現在訓練完,或者工作完之後,第一時間往家跑。
“慧珍,大家聽說我結婚了,想來我們家吃飯。”韓勤下班回來,身上都是汗水。
李慧珍從廚房探出頭,笑眯眯,“韓大哥,你趕緊去洗澡,有熱水,睡衣我也給你拿好了,乾毛巾就在旁邊。有話,我們待會吃飯的時候再說。”
韓勤輕笑,“好,這有了媳婦就是好,怪不得戰友有了媳婦之後,就急著回家。”
李慧珍幸福地笑了。
跟韓勤在一起,特別幸福。
只有他們兩個人,白天的時候,互相說笑,晚上的時候,更是甜蜜。
等到李慧珍點頭,把所有的飯菜都端上桌,韓勤洗完澡,換上了大褲衩和背心,正在用乾毛巾擦頭髮。
“你說有戰友來家裡吃飯,有幾個人啊?他們有什麼忌口的嗎?”李慧珍坐在桌旁,等著韓勤一起吃飯,順便問問來做客的情況。
這是韓勤第一次把她介紹給戰友,李慧珍很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