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敏看到弟妹和弟弟在外面說個不停,趕緊提醒。
“飯菜都涼了,你們趕緊過來吃飯吧!”
“今天下午的活很多,吃好飯,我和小慧還要趕緊下去大棚幹活。”
三百個大棚,工作量真的非常大。
另外,養豬場那邊,還有將近八百頭豬,也需要很多人幹活。
很多知青都想著回家過年,所以三百個大棚的菌包要全部弄好,才能讓這路遠的知青回家。
吃了飯之後,大家各自散去。
韓摯把宋蘭月送到村委會,“晚上下工,我來接你,你別一個人回去!”
宋蘭月笑著回答:“真的沒事,我的鞋子下面釘了一層防滑的橡膠。”
“那也不行!”韓摯連勝拒絕,“乖乖聽話,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你今天下午,就在這邊跟另外兩個會計算賬,別去其他的地方。”
宋蘭月點了點頭,“我知道了。”
聽到宋蘭月答應了,韓摯這才放心離開。
王會計算了一遍,宋蘭月又仔細算了一遍,沒有問題並且簽上了字。
老支書在那邊喝茶,想著事兒。
王會計問:“老支書,還有半個月就過年了,咱們什麼時候發錢?”
“那些知青看到我就問,畢竟有的人離得遠,剛在路上就要七八天,甚至十天。這一來一回,時間很長!”
老支書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村裡這三百個大棚離不了人,咱們得好好合計。”
“蘭月,菌菇包要多長時間才能全部做好?”
宋蘭月回答:“至少還要三天!”
老支書思索片刻,“正好再賣一次平菇,咱們四天後分錢。”
“王會計,你統計一下村裡面哪些知青回去?咱們也好統籌下面的工作!”
王會計點了點頭,“好,待會我就廣播,讓人下功勞來這邊登記。”
宋蘭月指導村裡人手緊張,然後建議。
“老支書,其實咱們村大部分的知青都是青山縣的。離得很近,根本就沒必要那麼早離開。”
“臘月二十八離開,初八回來上工,這前前後後就十天。咱們村裡過年雖然累點,但到時候多殺幾頭豬,分豬肉!”
王會計笑了笑,“蘭月這個辦法挺好,老支書,就這麼辦。”
“可是那些知青不樂意,有人先走,有人晚走。”老支書有點為難,忍不住犯愁。
宋蘭月點頭,“是的,那咱們就給晚點走的知青一點獎勵。如果後走的知青能分到二斤肉,那先走的,就只能分到一斤。”
王會計剛想說這個辦法很好,但被老支書否定了。
“這樣不行,先來的那些知青,很多一次都沒回家。現在好不容易有錢回家了,咱們就別拿過年的福利說事兒。”
宋蘭月愕然,不過老支書就是這樣有同理心,很善良,“老支書,你也別擔心了,就說按照村裡實際情況這樣安排的。如果縣城來的那些知青不願意,那明年就別回來了。”
“他們就近下鄉,平時父母有空了,還能看看。縣城的家裡有事情,還能回家看看。這已經是很幸福的事情了。”
“如果他們計較這些過年假期長短,那就沒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