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累死了,蘭月,咱們平菇大棚越來越多,人手真的不夠啊!”李二嬸抱怨著,她這個人從來不抱怨幹活累,但現在開始抱怨了。
知青蔡蘭也感慨,“我也好累啊,但一想到前幾天發的錢,我覺得還可以撐撐。按照咱們村裡平菇的收入,除去各種開支之後,咱們又能分到很多錢。到時候,我就能回家了。”
蔡蘭的話,讓知青們都眼睛一亮。
很多人來到這裡,就再也沒有回家。
不是沒時間,而是沒錢。
像竇曉晨那樣家庭條件好的,一年不止回家一次,但對其他人來說太難了。
“對啊,今年一定有錢買火車票回家過年。”另一個知青附和,眼神裡有了亮光。
蔡麗麗很矛盾,她想回家,但又怕回去之後,所有的錢都被家人拿走。
宋蘭月看向眾人,眼露自信,“大家放心,我現在就可以給大家保證,今年能讓大家過個肥年。”
“咱們老支書公正,到時候都會把大家該得的都給你們。休息一會兒,大家繼續好好幹,保持大棚裡乾淨又溼潤。”
蔡蘭笑嘻嘻,“蘭月,你放心,我們保證按照操作手冊進行,絕對不含糊。”
“拜託了,老支書和村委會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大家聽到宋蘭月的話,紛紛站起來,去幹活。
身體上的勞累歇一歇就可以了。
人就怕沒有希望,精神上匱乏。
現在整個宋家村欣欣向榮,充滿了希望。
不僅宋家村的村民,還有這些知青,都知道他們只要好好幹活,只要聽從老支書和村委會的安排,就能夠過上好日子。
看得見摸得著,大家都拼了命地幹活。
看到大家這樣積極向上,宋蘭月也笑了。
宋家村因為活太多,以前那些偷奸耍滑的人,一個個地都被抓過來幹活。
不幹活,年底不分人頭錢。
有幾個懶漢,假裝生病身體不舒服。
老支書直接把人往王大夫那邊,不用去縣城,王大夫透過把脈就能夠診斷是真的生病,是裝病。
幹活的時候想磨洋工,那也是白費。
老支書讓王會計算一下,每種活每個人平均一天能幹多少,然後就專門給這些懶漢安排這麼多。
幹多少,就給多少工分,絕對公平。
幾次下來,這些人被老支書收拾得老老實實。
上次提出來每家門戶,可以接一個親戚來幹活。
壯勞力沒有來,來的大部分都是十來歲未婚的姑娘家。
採摘平菇,這些小姑娘就能夠勝任。
不僅如此,想趁此機會把親戚介紹到村裡,找到合適的小夥子,嫁進來。
每天晚上收工之後,村裡那些愛說媒的大娘嬸子,就開始四處活動。
這才短短一個月,就說成了六對,還有的正在接觸,看對眼了,就能把親事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