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全村加上知青,也沒有多少人。
一萬多一點就夠了,只要賣兩次的平菇香菇就夠了。
宋蘭月震驚,不敢置信,“老支書,咱們一次發這麼多嗎?不是還有賬沒還嗎?”
老支書笑了笑,“是啊,但我想調動社員的積極性,讓他們好好宣傳,才能把親戚也帶過來賺錢。”
“如果太少,沒有吸引力。這個價格是我跟王會計一起商量的。按這個標準分,才能吸引人。”
對於老支書的說法,宋蘭月覺得有道理。
“說得也是,只要平菇出菇了,接下來還錢就容易了。只要跟農技站孫科長說好就行。”
老支書得意,擺了擺手,“說過了,現在咱們村已經成為典型,很多人來咱們這裡參觀。”
“孫科長最近也很忙,但即使再忙,他也會來咱們村看看大棚平菇。畢竟咱們是試驗基地。”
“因為咱們的成功,讓其他村也看到了非常可觀的好處,正在跟孫科長那邊申請建造平菇大棚。”
“只是他們沒有咱們膽子大,他們一個村子才幾個,十幾個大棚。全縣加起來,還沒咱們一個村子的平菇大棚多呢!”
宋蘭月對著老支書豎起大拇指,“那都是因為沒有您這樣的老支書啊!”
“那是,我也覺得是這樣的原因。”老支書哈哈大笑,除了當初在戰場上打仗的時候這麼開心,很長時間沒有這樣暢快地笑了。
大奶奶笑了笑,拍拍老頭子的後背,“你這老東西早就是村支書了,你要是懂,咱們早就能有出路了。”
“還不是人家蘭月和韓摯兩口子腦子靈活?看看咱們村的磚窯,還有發酵飼料,引進平菇大棚,哪樣不是人家兩口子建議推進的?”
老支書的大兒子宋永明笑呵呵,“蘭月和韓摯的作用有目共睹,但咱爸的支援,也至關重要。”
宋蘭月和韓摯點頭,“是啊,現在大集體勞作,如果沒有老支書和村委會的支援,我們可做不了這麼多事情。”
老支書被誇獎得開心,人這一輩子,講究的不就是舒心開心嗎?
得到別人真心地稱讚,老支書就特別開心。
這時候,宋蘭慧從屋裡出來,剛剛洗了頭髮,有點潮溼。
“蘭月姐,我想學習中醫,可是王大夫說我記憶力不太好,學習效率低,建議我學習中醫製藥。”
“你能幫我跟王大夫說說嗎?我以後會努力,不會偷懶。”
宋蘭月正想跟老支書提縣裡衛生員培訓報名呢,見宋蘭慧這麼說,笑了笑,問:“蘭慧,你別有情緒,你就實事求是地跟我說,你現在的學習進度到哪了?”
宋蘭慧面露尷尬,“哎,其他人的藥材都認全了,而且還會背誦湯頭歌,但我還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