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就是喝喝茶,聽聽琴的,還有就是處理一下遞上來的事務,基本都是待在府邸之中。
如同一個閒人一般。
但。
秦隱沒有著動作。
可,董卓和王允,卻有著諸多的動靜。
如董卓,在洛陽城中,越加猖狂的,目中無人,之前還會有所收斂,到後面,就連上朝都帶劍上朝,不行君臣之禮,還用著少帝年幼的理由,威迫著少帝加封他為太師、相國。
董卓的勢力,也是越加強大,鋒芒盡露的。
有著數名官員出來勸阻,都被董卓當場斬殺,血濺大殿,便再無人出來勸阻。
而王允也是三頭兩天的便聚集著一眾人商議著事情。
如今的董卓威勢越來越大,他不可能看著董卓如此下去,不然,整個朝廷都會落在董卓的手中,再也沒有他們說話的地方。
為了自身的利益。
他們都無法看著董卓如此下去。
但他們都十分的清楚,不能夠貿然行動,只能等待著時機,或者是謀劃著機會,有著足夠的把握才動手。
不然。
不能一舉除去著董卓,那麼死的就會是他們。
而且,王允也是時常與離開洛陽已久的袁紹通訊,謀劃著事情。
如今的洛陽之地,表面上風平浪靜的,可暗裡卻是暗潮湧動,隱藏著各種的殺機,只差一個導火線而已。
一旦爆發,便會瞬間席捲著各處。
不說洛陽之地,就連中原各處,都有著一些人在謀劃著,密切的關注著洛陽之地的事情。
如渤海太守袁紹袁本初。
原本董卓便是他邀請進京的,是一個謀劃,可沒有想到最後會出現著變故。
而且就連他自己都被迫離開了洛陽城,來到了冀州發展。
有著四世三公之後的身份,在冀州之中,也是混的非常的好,還有著朝廷封賞的渤海太守一職。
也是暗中的積聚著勢力。
他可不甘心就這麼的離開著洛陽,但那時的董卓已經成勢,不是他所能夠阻擋的,只能避開鋒芒,遠離著洛陽,等待著機會。
雖然離開,但還是與王允有著聯合。
他在外積聚著勢力,招攬著能人異士,等時機一到,便與王允裡應外合,除去著董卓。
可並非單單只是袁紹有所安排的。
其餘州郡的一些主事人,心中同樣懷著一些心思。
畢竟如今的局勢,明眼人都能夠看得出來,朝廷的威嚴已經不復存在。
對於朝廷頒佈下來的旨意,除了對他們有益的,便會接受,無益的,都陽奉陰違的,不當做一回事,。
可以說。
如今由董卓掌控的朝廷,無法指揮著他們這些人。
同樣的。
秦隱雖然沒有著任何的動作,但還是密切的關注著事情的發展,他同樣在等待著。三國之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