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尋連最不想看見的事情終於發生了,他先前之所以猶豫就是擔心被難民纏上,說句實話,如果他不趕時間,幫幫他們又有何妨,可他現在急著回去天巖城,怎麼好將這麼多人的奢望扛在肩上,辦成了好說,辦不成自己還過意不去,畢竟作為男人,做出承諾就一定要兌現。
另外,這群人祈求的言語也是令李尋連不滿,他們張嘴閉嘴都是自己的活路,可有誰想過那剛剛沒了***小姑娘?
那小姑娘看起來不過就七八歲而已,跟著奶奶逃難,無疑是父母已經離世,眼下時局動盪,即便入得了晴明關又能如何,羸弱的身板,不明事故的年輕,要她如何過活?
說句實在的,李尋連在某些方面心智堅定,但對於這種事心腸還是比較軟的,眾人一直哀求,他便容易改變想法從而大包大攬,但那得有個前提,便是他認為值得。
而怎麼樣才能讓他感覺值得呢,自然得是看到這群人的人性。
他們渴望從李尋連這裡得到幫助,人之常情,無可厚非,畢竟已經走投無路,見到任何有能力且有良心的強勢者自然都希望能幫上自己一把。
可是,要知道李尋連並不欠他們的,幫他們是仁義,不幫他們也是正常。
但這群人只顧著自己,足足數千人,竟沒有一個提出說要幫那小姑娘一把的,這就讓吳凡有些心寒了。
當他們渴望從別人那裡得到幫助的時候,是以一個可憐人的身份,事實也的確如此,他們足夠可憐,但既然明知道可憐人需要幫助,為什麼就沒人注意到那個小姑娘呢?
如果今天不是李尋連恰好經過,小姑娘的奶奶應該就是白死,放眼這黑壓壓的數千難民,絕對不會有一個人站出來為她說句公道話。
注意,不是要他們幫小姑娘討到什麼公道,他們沒那個能力,這一點李尋連很清李。
但,他們就不能像現在這樣,一起發聲,“眾志成城”的聲援一下那枉死的老婦人嗎!
可能那些難民覺得,聲援老婦人就相當於和官府作對,是不會有好下場的。然而事實呢,他們現在要求李尋連幫忙進城,就不是和官府做對了嗎?
晴明關白紙黑字的告示就貼在城門口,內容大致為闡述時局的特殊性,任何人等不得若無通關文牒不得進城,且不說晴明關守將做這個決定對還是不對,單就立場而言,難民們現下要求進城,是不是違背了守將的旨意,是不是和官府作對?
很顯然,是的。
然而既然明知道是,他們為什麼還敢大呼小叫此起彼伏,不就是因為李尋連站在這裡,像是一個能夠為民做主的大俠麼。
換句話說,是靠山,李尋連的出現讓難民們覺得自己找到了一個靠山似的人物,必須得牢牢攥住,不能讓他跑了,得讓他為大家做主。
這種心境著實讓李尋連不能接受,有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倒是不介意幫上這群苦難群眾一把,但在幫之前,好歹得讓他看到幫他們的理由啊。
因為你們苦就得幫你們,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不往別處說,就只說他們的來路,那可是西方之地啊,佛宗的大本營,據李尋連所知,佛宗每年都會派出傳法弟子下山講經傳法,其中大部分為佛宗理論,但也有一部分是玄修之法。
那都是免費教的,都是針對於體脈不強的普通人制定的易懂法門,如果有心想學,不說成為多麼厲害的角色,至少亂世當中保個身的機會會增添不少,也不至於淪落到難民這種地步。
這是他們不思進取,以為佛宗能夠罩住西方之地,然而事實證明,別人的就是別人的,便和夫婦兩人一樣,妻子會縫補衣物,那是妻子心靈手巧,丈夫會打獵耕種,那也是丈夫的能力。
但就因為對方會,自己就不需要會了嗎?
妻子離家,少了妻子在旁,衣物破了誰人給縫?丈夫離家,少了丈夫在旁,開墾耕種誰人去種?
所以說,這群人的心態是可恥的,如果平日裡能用心聽聽佛宗講經傳法,能不把自己的命運寄託在別人的庇護之下,今天也不會淪落到這個地步。
當然了,也不是說自發圖強就一定能在這亂世當中謀得一條光明大道,但最起碼,能讓自己的前路更加好走一些,不至於養成那種處處依仗他人的廢物思維。
另外把話說回到小姑娘身上,相比之下,她也許不是難民中最可憐的,但她一定是此刻最可憐的,七八歲而已,莫說在這亂世,便是放到太平盛世,也不是那麼容易活下去的。
而且,她一個小孩牙子,尚處於懵懂的年紀,但從老婦人被殺到現在,她張嘴向一個人求過什麼嗎?
很顯然她沒有,也許一開始的時候是嚇傻了,但經過這麼時間的緩解,她恐怕早就緩過來了。
李尋連主動幫她,按理說她才是最應該把李尋連當做靠山的人,但她還是沒有,反過來,倒是那些“無關群眾”先厚著臉皮開口了,也是真夠讓人不恥的。
想到這裡,李尋連轉頭看了小姑娘一眼,此刻她正也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自己。
這小丫頭雖然弄的渾身髒兮兮的,破衣爛衫,但她的眼睛很好看,裡面沒有一絲混沌和汙垢,當然了,這個混沌和汙垢指的是人心,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句話絕非瞎扯,一個人的眼睛裡所表達出來的東西,絕對是心靈中的所思所想。
小丫頭此刻眼眸純淨,內裡有感激之色,也有堅強之色,彷彿在和李尋連說:大哥哥謝謝你,我會堅強的活下去。
只看了一眼,李尋連便皺起眉頭,他又轉頭看去其他難民,只見毫無意外,他們在看著他的眼神裡全都是僥倖,估計都在想著就算使出渾身解數,也一定要拖住這少俠,可不能讓他走了,他若走了,就沒人給我們衝鋒陷陣向官府講條件了。
李尋連是精於人心算計的,那些難民自以為陰晦的想法在他看來一眼就能看穿,心中瞬時就升起一股惡寒,此刻他都覺得,人心之腌臢,委實醜陋不堪。
“都停嘴吧。”不耐煩的向難民們擺了擺手,他不想再聽那些自述可憐的話語了,因為就當今時事之下,沒人是不可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