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皇庭可不會那麼想,違背皇命便是叛黨,叛黨就得誅殺,管你乾的是好事還是壞事。
而為了保住自己和兄弟們的性命,他就必須先把自身壯大起來,否則這邊和妖族生死大戰呢,那邊皇庭還從後面趁機出手,那就不只是寒心的問題了。
故而,他若是真的決心脫離皇庭,第一件事肯定就是趁著亂世分一杯羹,等到讓自己擁有了足夠自保的實力之後,才能去談論拯救亂世的事情。
話說到這兒了,至於於神照怎麼抉擇,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以後該怎樣,是脫離皇庭還是繼續下去,涉及的人實在太多,相信於神照想要拿捏清李,也不簡單。
故而,李尋連又覺得很有必要跟他說下西方之地的情況。
在出徵前皇庭肯定也是有線報的,但以皇庭的辦事效果來看,所謂的線報應該都不是第一手情報,遠遠比不上他最近所見所聞來的有用。
可以說,於神照李尋連還是挺看好的,雖未存拉攏之心,也不確保他將來就一定不會出現在皇庭和客棧的戰場上,但該提醒的還是要提醒。
此人出身江湖,為人頗具正義,謙虛低調,不說是怎樣怎樣的能人,最起碼是個好人。
於是李尋連便將近日來的所見所聞的詳細說了出來,並且包括一些自己猜測的關於陰火活死人的未來走向、發展趨勢,以及在面對陰火活死人之時的建議,事無鉅細,全都仔仔細細的說了一遍。
於神照聽後受益匪淺,連連對李尋連道謝,李尋連推辭不受,順帶著將自己的請求說了出來。
弄的還挺不好意思的,雖說他這請求是一開始就想好了的,剛才的建議也的確發自內心,但這先後順序一排,就有點像要託人家辦事才如此熱絡一般。
但李尋連估計於神照不能如此作想。
“於統領,我有個不情之請,希望你能應允。”李尋連不太好意思的說道。
“公子但說無妨,力所能及,絕不推辭。”於神照正色說道。
毫無疑問,這是句客氣話,不管於神照和李尋連的交情如何,也不管他現在是否真的已經決定脫離皇庭,最起碼他明白李尋連就是李尋連,那是客棧的未來掌舵人,只要他還站在青龍衛統領一職之上,便不可與之走的太近。
所謂力所能及,不過是場面上說慣了嘴兒的而已。
李尋連也明白這一點,所以跟著客套了幾句,這才開口將所求道來。
“我那幾位友人恐怕還得在此山當中盤庚幾日,他們性子怪,喜歡清靜,不遠萬里跑到這西方之地便是為此,於統領你也知道,大軍過境聲勢浩蕩,所以……”
“公子是要我改道嗎?”於神照問道。
李尋連點了點頭,越發的不好意思。軍隊行進都有固定的,事先設計好的路程,臨時改道會影響程序,往輕了說是耽誤軍機,若有有心之人從背後搞事兒,那就是把延誤軍機的屎盆子扣在於神照頭上,也說的過去。
注意,耽誤軍機和延誤軍機是兩個概念,前者屬於無心之舉,有罪,但罪過不大,最多算個失職。
而後者卻是故意而為,也有罪,且罪過相當之大。
因此李尋連才不太好意思,但也沒有太多擔心,畢竟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於神照手握三萬大軍那是實權,朝裡面有人想要嚼舌根恐怕也得掂量掂量。
再者來說,他一直都是青霄皇比較信任的將軍,否則也不可能坐上青龍衛這保護皇城安寧的重要職位。
一般來說,這種相當敏感的位置要麼放從小跟皇帝一起長大的親信,要麼直接放遠戚,也就是皇庭旁枝,向於神照這種,既是外姓又是來自江湖之間的人物,能夠做到這一位置,可想而知青霄皇對他有多信任。
當然了,也存在另外一種可能,就是青霄皇覺得此人不敢有二心,也沒能力起二心。
但是,不管青霄皇怎麼認為,他於神照在其他官員眼裡還是很有地位的,所以說李尋連雖有擔心卻並不是特別擔心。
瞅眼下這形勢,於神照貌似有點為難,否則他也不能又追問了一句。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於神照很痛快的就答應了,按他說法改個道而已,公子就算有更加過分的要求,他也會適當的配合。
當然,他說的時候沒這麼直白,但他的意思就是這樣的,隱約也帶了點提醒李尋連的意味,你看你這要求都有點過分了,我還是答應了你,你得承我的情哈。
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李尋連心裡也明白,但他並不在意,於神照畢竟是在皇庭裡面討生活的人,說話裡夾著暗示很正常。
這並不是虛偽或者怎樣,只是一種含蓄的表達,為的是讓雙方都有個臺階。
說話是一種藝術,那些嫌棄別人說話拐彎抹角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自己說不明白在那窮矯情,當然也的確存在明明能很簡單就說清李,但非要轉幾個彎的型別,這型別便是真正的拐彎抹角了。
閒話不提,且說於神照與李尋連致意之後上馬離去,帶著大軍果然改道而行,避開了前方青妖戰士們藏身的那座山谷。
對此李尋連心存感激,他幫於神照是自願的,於神照心裡有沒有感激他管不著,同理,於神照幫他也是一樣。
這才是真正的幫助別人,若幫了點小忙就總想著別人踏著自己,那不叫幫忙,那叫交易。
話說於神照雖兵將甚多,但行進卻並不緩慢,三萬皆為鐵騎,一個時成左右便揚塵而去,這時李尋連才帶著百二等青妖戰士繼續上路,取小道疾行,直奔西方之地和中州接壤的第一道關卡。
關卡之所以稱之為關卡,便是因為其地勢險要,扼過往之咽喉,想過去這裡是最好的通道,別的地方也不是過不去,但相對來說要麼繞路,要麼險阻,總之不適合通行。
這座關卡名為晴明關,論規模不比南地庸臨關差多少,但論軍力守備卻相去甚遠,畢竟西方之地相對安穩,而南地則是爆發戰亂,不可同年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