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尋連也沒時間跟他詳細解釋,只能簡單的說了一下胡萬出現在此而後又離開的過程,肅卻聽過之後,兩人便開始向胡萬離開的方向急追而來。
而後便是追至此處,高聳的城牆盡頭,李尋連看到了胡萬的身影,而胡萬也終於回頭,他的眼中似乎一剎糾結悲鬱閃過,但之後便再度陷入陰沉詭異,再然後,胡萬便從城牆上躍下,徹底消失在李尋連的視線之中。
這一路的追逐讓李尋連知道了他現在和胡萬的差距,如果胡萬不想,他絕對沒有可能趕上胡萬,所以追下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之後的不久,落後於李尋連的肅卻也趕了上來,自然後便是坤山出現,直到現在,三人皆是滿面愁雲,不知該如何處理胡萬一事。
“算了,先不想了,天馬上就要大亮,須得儘快將城中之事處理妥當。”李尋連收住心思強行迫使自己不去想有關胡萬的事情,想也沒用,就眼下的情況來看,此事只能聽天由命。
隨後三人趕至城中戰火最盛處與寰風媚舞匯合,說是戰火最盛,實際上戰局早已呈現出一邊倒的形勢。由於劍客強援被寰風和媚舞斬殺,廖默又遲遲不露面,是以城中守軍早就失去鬥志,雖然還有幾名將領中心智堅韌苦苦支撐,但奈何實力低微,壓根無法力挽狂瀾,只能眼睜睜看著己方氣勢一落再落,最後跌入谷底。
寰風和媚舞早就得到李尋連命令,所以並沒有大開殺戒,只是奮力營造聲勢,從心理上擊潰禹州守軍。
待得李尋連到來,將廖默人頭示出,戰場便徹底安靜下來,禹州守軍最後那一丁點意志也被徹底擊垮,李家護衛則是歡呼雀躍,此戰,大獲全勝。
一千五百人奪下一座萬人大城,這在九州戰爭史上著實是為數不多的壯舉,他們都是心懷報負的熱血兒郎,能夠比肩歷史,自然無比興奮。
“廖默已死,汝等當放棄抵抗,本公子只為征討成王並非攻城略地,汝等大可放心。”李尋連站在一座高塔之巔,環視一眾禹州守軍,高聲喝道。
說實話城中守軍對廖默本來也沒什麼感情,先前他們之所以還殘存些許鬥志,乃是因為曾有人謠傳李尋連破城之後將會進行屠城,如今聽得李尋連如此說話,自然便放下心來。
“場中何人官階最高?”李尋連朗聲問道。
人群一陣躁動,一名六旬武將走了出來。俗話說面由心生,此人生的正義凜凜,李尋連便直接宣佈禹州城主之位交由此人接任。當然了,面由心生只是一種說法,這人到底是不是良善之輩,李尋連也無法透過眼緣來確定,不過他現在也沒時間深入接觸,只能草草做出決定。
“諸位,隨後我將會開啟城門迎接朱佲軍入城,不過我會和他講清李,入城之後只能停留整頓,不可傷及無辜,同時我們也會在城中駐紮一些時日,如果朱佲方面有人生事,儘可來本部尋我,本公子定會出面處理。”
說完這些,李尋連覺得已經沒什麼紕漏了,隨後便是吩咐禹州守軍清理戰場,他自己則是率領著本部人馬前往城門開城“迎接”朱佲。
這個迎接自然不是善意的迎接,而是示威之舉,他得讓朱佲知道一下,我李尋連說到做到,再見到我,最好把你那荒唐的高高在上輕易展露出來。
來至城門時旭日剛好升起,一抹光輝於城外灑將進來。城外,馬鳴震天,轟踏踏的行軍聲震懾人心,朱佲大軍果然是準時趕到了。
伴隨著吱呀聲響,厚重的城門便緩緩開啟了一條縫隙,透過縫隙看去,朱佲騎乘高頭大馬,金色的甲冑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不過,他的臉色卻不太好看,特別是當他看到李尋連正笑望著自己的時候,那張英氣勃發的臉龐,便徹底陰沉下來。
在李尋連的“熱烈歡迎”中,朱佲大軍開進城池,禹州城守軍起初很是憂慮,但經過幾天的適應之後,發現果真如李尋連所承諾的那樣,朱佲軍團之中,並無任何出格現象發生。
這一點,早在進城之初李尋連就已經和朱佲說清李了,後者自然也是點頭同意,在這一點上朱佲和李尋連的態度還是一致的,他們的目標只在成王,絕不會牽連無辜軍民。
當然了,大軍十萬是何其龐大的團體,免不了存在良莠不齊的情況,不過朱佲御下頗嚴,僅有的幾次兵卒鬧事,也都被斬首示眾,從那以後,便再無任何擾民事件發生。
烏飛兔走時光流逝,眨眼間已在禹州城駐紮了十天之久,李家護衛早已養好精神蓄勢待發,朱佲大軍也是整頓完畢,雙方同時劍指庸臨關。
實際上只是整頓也用不了這麼長時間,畢竟一路過來並沒有發生太過激烈的戰事,但庸臨關守將馳名南地,乃是一等一的猛將,所以很有必要在此地將庸臨關的情況刺探清李,而後再發兵。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朱佲和李尋連都很明白這個道理。
而經過這十天的刺探,雙方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資訊。
朱佲方面,已然將庸臨關軍備力量調查的一清二李。李尋連則是從庸臨關太守著手,大致瞭解了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
雙方的出發點不同,所採取的策略自然也就不同。像攻取禹州城這樣的奇襲只能作用於特定情況,庸臨關太守可不是廖默之輩能夠比擬的,更何況有了這一次的事例,對方必然會聞訊做出應對,因此奇襲中的“奇”字,便也就發揮不出來了。
庸臨關距離禹州城三百餘里,乃是自鎮南關之後的第二道大型關卡,城中守軍三萬,不出意外糧草供給可持續一到兩年,太守名喚譚文甫,天河境中期的實力,且學識淵博,乃是一號能文能武的猛將。
在他手下,一眾靈溪玄修多達十數人,且各個驍勇善戰,對於早已習慣了戰場廝殺的他們來說,早就能將玄修的利處完美融合到戰陣之中,所以無論實力還是經驗,都稱得上出類拔萃。
面對這樣一座城池,這樣一股力量,無論朱佲還是李尋連,都不敢掉以輕心。
從某種程度上來,庸臨關的綜合實力絕對不弱於鎮南關,甚至隱隱有超過之勢。當然了,這在戰前也無法做出準確對比,畢竟鎮南關的淪陷,與成王自身有著莫大關聯。如果不是他心浮氣躁決策失誤,想必朱佲現在也未必就能破得了鎮安關的大城。
青霄歷五月二十六,夏至,這一天風清氣朗,李尋連靜立於禹州城瞭望臺之上向著遠方凝望,在他的視線盡頭處,一座雄偉大城隱隱坐落,那裡便是下一站的目的地,庸臨關。
身邊,不知肅卻又說了什麼笑話,逗得媚舞咯咯直笑,坤山和寰風則是皺著眉頭,顯然認為肅卻方才那番話很是傷風敗俗。
李尋連最後打量幾眼,旋即收回了目光,他感受到有人來了,與四劍奴同時側目看去,瞭望臺的通道中緩步登上一條人影來。
來者卻是朱佲,李尋連見狀皺了皺眉頭,在禹州城駐紮這十天的時間裡,兩人雖為發生任何摩擦,但卻也從未主動交談過,不知為何,朱佲今日竟是主動前來。
在奇襲禹州城之前,朱佲曾譏諷著預言李尋連難建寸功,但現在事實擺在眼前,卻好像並沒有對他造成很大影響。
那副高高在上依舊寫滿臉龐,由於並非交戰狀態,所以他今天只著了一件便衣,寬鬆的大袍金絲紋龍,琉璃玉帶寶光薈萃,對於皇家來說,這所謂的便裝也是如此奢華。
李尋連平靜的打量他幾眼,並沒有開口。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若是平常無奇,朱佲肯定不會主動來找李尋連,他之所以會來,那便是有事,且肯定不是什麼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