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黃河水軍尚處於雛形之中,但李信對他們的期望還是很高的。視察過後,許下了更多的支援,便往南返回了。這一路走來,基本上來說的話,所到之處比之從前之時都已經是大大的改變了模樣。
尤其是有些地方,當初還沒有拿下朔方之時,因為此地被胡人佔據,所以田地荒蕪變成草地。如今的話,這些地方也都差不多復為農田了。
相比過往之時,這些地方多了許多的祥和之氣,百姓們的臉上也不再見到菜色與驚惶。尤其是隨著各縣城也逐漸的修復過來,可以為他們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讓這些百姓們待在這裡也就更加的安心了。
從現在的情況來說的話,大唐境內各地基本上都能夠實現自給自足,除了那些新近奪下的地方尚需要中樞支援之外。不過,因為那些地方的人口也相對較少,所以,其實支援的力度也並不用多大。
等到這些地方的人口漸漸多起來,生產逐漸恢復之後,中樞的壓力也就會變小了。當朝廷不需要再四處調撥物資去支援地方之時,那就會是一個完全積累的時候。
這樣的時候對於大唐來說乃是最好的,當然,指的是備戰之時,而不是承平之時。只要能夠從各地源源不斷的儲積物資,便能夠使得大唐征戰的步伐加快,休整的時間可以大大的縮短。
相對於敵人來說的話,這就是一個天時上的優勢了。當別人都還沒有準備好之時,而自己這邊卻已經是一切俱備的話,那自己的勝算便大大的提升了。
出了朔方郡而後一直南下,等到過了蘆關之後,便到了延安郡地界了。
這個地方本來和蘆關以北同屬於上郡之地,不過,因為這個郡太大,而且,當初拿下延安這一帶之時,蘆關以北還大部分掌握在匈奴手中。
因此,李信便乾脆將秦漢之時的上郡之地給分割成了兩部分,蘆關以北為上郡,蘆關以南則改成了延安郡,郡治就設立在延安縣。
算算時間的話,從高奴縣改名為延安縣到現在,已經是過去了數年時間了。
由於這個地方佔據了北上大道的重要位置,而且,又正好位於河流谷地之間,離關中又不算是特別遠。所以,這些年來發展得相當快,到了現在的話,幾乎是完全看不出來當初那種頹敗之景象了。
趕到延安縣之時,剛好天色已經是快黑了,李信便決定在這城中暫住一宿再說。帶著六子等人進城找到驛館住了下來之後,他便決定趁著離宵禁還有一段時間,在這城中好好的走動一下看看。
此時的延安縣與後世相比可是天差地別,別的都不說,光是周圍的森林植被便是完全不一樣。城外的那條河,清澈而且水量大,便是延安縣人賴以為生的母親河了。
大唐和其他地方的規矩不太一樣,主要是城中的宵禁時間稍晚一點。不像是其他勢力,基本上來說太陽一落山之後,宵禁便快要開始了。
大唐境內各縣城,因為李信特別要求的關係,所以,除了戰時之外,基本上都是在晚上八點多才會開始宵禁。畢竟,後世人過夜生活是習慣了,李信自然也不想天一黑就倒頭睡覺。
完全不宵禁是不可能的,畢竟,這個時候沒有後世那種發達的高科技在,所以,很多違法犯紀的事情在這夜色之下也容易發生。而且,想要查出來也是十分的困難。
雖然只是比其他地方多出了一個多時辰而已,但對於不少忙碌於生活的人來說,這點時間卻還可以再多忙活一陣,或者再多做幾單生意,多賺一點錢不是!
所以,從驛館之中~出來後,街道之上還是挺熱鬧的。雖然說如今的天氣之下,延安縣的晚上已經是有了不少涼意了,但是對於百姓或者商人們而言,倒正是放鬆的時候。
飯館茶肆酒樓之類的地方,在這個時候更加熱鬧了。就連街道旁邊的小攤子上面,也都坐著不少閒聊吃東西的老百姓。這些東西雖然都相對簡單,而且十分的便宜,但看在李信的眼中,卻是一件值得稱讚的事情。
畢竟,唯有太平之時才能夠看到這樣的景象啊!而且,市面上熱鬧起來,也就意味著商品的流通並無阻礙,至少是沒有太大的問題。如今商稅對大唐的貢獻度不小,所以,商業的發展對於大唐而言自然是一件好事了。
大街之上有著差役在巡邏,所以,晚上的治安也還不錯,並沒有見到什麼糾紛之事發生。
走著走著,李信來到了一個偏僻的小巷子面前,本來並沒有打算在此地停留的他,向前走了兩步之後,突然間又倒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