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正如李信所料的那樣,慕容恪的確是兵分兩路,而後從成皋那邊渡的河。河陰那裡,他親自領軍一萬攻打桓雲,在他的連番猛攻之下,終於是將桓溫等人的大半注意力都給吸引了過去。至於說剩下的那一半注意力,桓溫他們自然是放在了洛陽城上了。如此一來的話,自然也就沒有精力去顧及到其他的地方了。
三月初一那天,慕容恪的另外一路大軍步騎兩萬人,在領軍將軍慕輿根的率領之下,盡數渡過了黃河。其先以小部分兵馬星夜渡河,從而是掌控了南岸的渡口以及虎牢關之後,再大軍進發的。
如此一來,桓溫那邊根本就來不及得到訊息。再一個,則是慕輿根率軍過河之後一刻也沒有停留,立刻便沿著黃河一路西進,一天一夜的時間便趕到了洛陽以北原陵所在之處。
原陵即是漢光武帝劉秀的陵墓,此地位於邙山以北黃河南岸,周圍地勢相對來說比較的平坦。最重要的是,從這裡往南的話,邙山剛好是從中間斷開了一樣,正好是一條通往洛陽的坦途。
慕輿根的大軍殺到之時,桓溫那邊還在攻打洛陽與抵擋慕容恪的進攻之中。
雖然說一開始之時,他便在邙山缺口處佈置了三千兵馬作為防禦。但這點兵力在燕軍的優勢兵力之下,哪裡可能擋得住呢,尤其是對方還有騎兵在的情況之下。
而桓溫一接到前線的告急資訊之後,也終於是反應了過來。此時的他,終於意識到慕容恪的想法了,如此一來,攻打洛陽城的事情必然就得先緩和一下了。
他手下的兵馬,連日來攻打洛陽城已經是損失了不少,此時面對著來自於西面與北面的進攻,不得不將攻城的兵馬分出一部分去支援北面的防守。
幸好,洛陽城內慕容垂的兵馬也不是很多,否則的話,這個時候慕容垂再從城內突然間殺出來的話,只怕桓溫就真的是擋不住了。
桓溫留下了一萬大軍圍住了洛陽城繼續攻打,而剩下的一萬多大軍,則是由他親自率領趕往邙山缺口處,準備在那裡阻擋住燕軍的南下。
由於李信早有所料,所以,之前屠七便已經是加派人手盯著成皋縣那裡了。如此一來的話,桓溫這邊正在大戰之時,李信那邊也剛好是得到了訊息。
“大將軍,一切正如您所料的那樣,慕容恪另外派了兩萬步騎渡過大河,而後從虎牢關一路殺到了原陵。原陵所在之處,距離洛陽城下不過數十里而已,桓溫此時已經是親率大軍趕過去阻擋了。若是他沒有能夠擋住的話,可以想見,這一次洛陽大戰必然以江左的失敗而結束!”屠七急匆匆而來,送上了最新的訊息。
“洛陽通往原陵的那條道路相對平坦,而且比較的寬闊,適合於大隊人馬的行進。但不管怎麼樣說,道路兩側便是邙山山嶺,如果桓溫佈置得當的話,以之為據點而建立防線,慕輿根便是有兩萬大軍在手中,也不太可能打得過來的。只要撐的時間夠長,桓溫大可以分兵抄其後路而去,如此一來的話,慕容恪也不得不合兵一處了!”李信想了想,隨即說道。
“慕輿根來勢洶洶,而且人數超過了桓溫手中的兵馬。想來,桓溫應該不至於說是主動出擊去攻打慕輿根的吧?如此形勢之下,最好的辦法自然是固守了!屬下看桓溫領兵多年,不會連這個道理都不明白的吧?”聽到這說法,屠七不由的分析道。
“你不懂,桓溫此人雖然頗有才能,但他有的時候是很固執的!就算是他自己想到了這一點,如果戰局突然間起了什麼變化的話,只怕他也會突然間改變主意!再加上晉軍之中不比咱們華山軍行~事,所有的一切行動幾乎都是決於一人而已,這種情況之下,他能夠聽得進去別人的意見才怪呢!這也是為什麼過去之時,每逢大戰將發,我都會召集你們一起商議的原因。就是因為我不想讓大家都養成專橫獨斷的習氣!”李信搖了搖頭,淡淡的說道。
桓溫此人的脾氣,李信從史書上關於他的一些記載便幾乎能夠看得出來一二了。畢竟,在東晉這段時間之內,桓溫乃是一個繞不過去的人物,史書中對於他的事情記述甚多。
再一個,則是透過這些年來與對方的交往,再對他一些事情的觀察,都能夠看得出來。桓溫此人的脾性雖然不說是極端,但也決不是一個明主之才就是了。
“若真是如此的話,桓溫豈不是有大敗之慮?如此一來,洛陽城可能就真的落入到燕國的手中了,對於咱們而言,頗為不利啊!”屠七聽了,沉思了一下,有些憂心的說道。
“影響的確不小,尤其是桓溫如果大敗的話,對於咱們來說絕非好事!嗯,你派人持我將令前往南陵關與武關,命令陳康與趙吉做好準備,一旦發現桓溫敗退的話,迅速派兵接應他們。”李信也想到了這其中的隱憂,所以,不得不好好的考慮了一下,最後才說道。
“這....咱們若是出兵的話,豈不是要與燕軍開戰麼?咱們剛剛與燕軍達成了停戰之議,到時怕是得擔上背議之名啊!再一個,咱們就這樣貿然捲進去的話,別到時候將戰火給轉移到咱們的身上來了!”屠七一聽說要派兵去救桓溫,連忙說道。
“派兵也不一定是要開戰啊!桓溫若是敗退下來,其必然會沿著洛水或者是伊水而退,這個方向離南陵關與武關都比較近,剛好在咱們的防區邊上。咱們的兵馬只要適時出現便可了,不用進攻都行,只要燕軍看到咱們的兵馬,必然會有所顧忌的!至於說桓溫能否抓~住這喘息之機,那就得看他自己的本事了!”李信笑了笑,緩緩說道。
李信與屠七正在商議著洛陽這邊的事情之時,此時的桓溫已經是率軍趕到了原陵以南的山隘處。
雖然說慕輿根的大軍是連番猛攻,但守衛此處的晉軍將領也知道此地至關重要。所以,拼死抵擋之下倒是勉強守住了,最終是支撐到了桓溫趕過來。
“大將軍,您要是再晚一點過來,我們只怕都得戰死在這裡了!”見到桓溫親自率軍前來支援,守衛的將領不由的鬆了口氣,連忙是迎了上去。
“前面情況如何?敵軍有多少兵馬?”桓溫見到防線還在,心中略為放心,一邊向北面望去,一邊問道。
“前方戰況激烈,三千多士卒已經是死傷大半了。敵軍來勢兇猛,不知道有多少兵馬前來,粗看之下,似乎有上萬人馬!”那將領連忙答道。
“慕容恪玩得好手段,居然想要兩面夾擊於我,絕對不能讓他得逞。此地之戰必須儘快結束才行,而後大軍便可趁勢進擊河陰,只要將慕容恪的兩路大軍都給擊敗,洛陽城便成了孤城一座,到時候便輕易可下了!”桓溫聽到這話,心中更加有信心了,對眾人說道。
洛陽城這麼久以來都沒有拿下,其實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說城內的守軍知道在河陰那邊有自己的援軍在。所以,他們才會意志堅定的支撐下去,否則的話,打了這麼久之後,恐怕早就已經是支援不住了。
斷其援孤其城而亂其心,桓溫的這個想法從大局上來說的確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尤其是現在的情況之下,河陰、原陵與洛陽三處地方都在交戰之中。若是不能夠儘快打破這種局面,以晉軍現在的兵力而言,久拖下去必然不利。
一旦讓這三路兵馬中的任何一路開啟了突破口的話,那麼桓溫的另外兩路兵馬都將會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危機。到時候的話,大敗便不可避免了。
“大將軍,眼前之敵眾多,而且新到之敵軍必然士氣高漲,正是鬥志昂揚戰意最盛之時。咱們若是此時與敵大戰,怕是終不免吃虧!以屬下之見,咱們不如在此地固守,而後調派兵馬,先去協助桓雲將軍解決河陰那邊的問題,或者是先去拿下洛陽城再說!等到解決了其中的一路之後,再來解決這裡,想必便水到渠成了!”郗超在一旁聽到他的話,連忙是建議道。
終究,另外的兩處地方都已經是打了幾天了,尤其是洛陽城已經是打了幾個月的時間。若是城內的燕軍得知自己的援軍就在數十里之外,但卻根本無法前進一步的話,對於他們計程車氣恐怕會有不小的打擊。。
兵法有云避敵鋒芒之說,郗超的考慮正是這個。畢竟,慕輿根他們剛剛才殺了過來,還沒有遇到過一點挫折的情況之下,正是戰力最強之時。此時與之交戰,正是犯了兵法之大忌。
不過,桓溫顯然不是這樣想的,聽到這話之後,他便說道:“咱們圍城日久,洛陽久攻不下,短時間之內怕是也拿不下來。至於河陰那邊,慕容恪親自坐鎮,只宜緩圖。唯有此處,敵人正是輕敵大意之時,咱們正好可以一擊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