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大喊投降,華山軍士兵的聲音也傳入到了河谷之中。聽到要求之後,底下的涼州士卒紛紛丟下自己手中的兵器,跑到谷口處排隊去了。見此情景,張姚不由的是面如死灰,心中最後的那一點頑抗之心,也徹底的消失不見了。在王國的勸導之下,他也只得帶著跟著大家向著谷口處走去。
雖然這伏擊戰才打了不到半個時辰,結束得可謂是非常之快。但由於雙方的實力差距,這是一場一邊倒的戰鬥。雖然時間不長,但涼州士卒死傷慘重,而華山軍則是一個死傷的人都沒有。
鄧羌見到敵軍都已經是到了谷口處等待安排,仔細察看了一下,發現沒有什麼問題之後,這才率人從山上下到谷口外。他命人手持弓箭埋伏在谷口兩側的土地上,瞄準了出谷的眾人。
而後,這才命人將谷口的東西給慢慢搬開了,不過,口子並不大,只能夠容納一個人出入而已。
“想投降的,立刻出來,敢有任何頑抗之舉,休怪我們不客氣了!”鄧羌對裡面的人喊道。
都已經是這樣了,裡面的人哪裡還敢說什麼呢,都老老實實的從河谷之中走了出來。而後,在谷外的空地上面,華山軍早已經是形成了一個圈,暫時將這些投降者都給圍了起來,等待下一步的安排。
此時的孫鐵是從另一頭下山的,可以說,他是將河谷之中都給清理了一遍,以免還有漏網之魚。等到裡面的人都已經是出來了之後,他這才帶著人馬從河谷之中走了出來。
“鄧參將,情況怎麼樣了?這裡有多少人投降?”兩人見面之後,孫鐵便問道。
“不多了,大概有九百多人的樣子。其中有不少的人都還帶著傷!河谷之中的那些傷員沒有計算,估計數量不少,孫將軍覺得咱們應該怎麼處理呢?”鄧羌低聲答道。
“說句不好聽的,本來像咱們這種行動,為了保密的話,這些人可能一個都活不了。但咱們華山軍和其他勢力不一樣,殺俘之事不可做。所以,這些人既然投降了的話,那就留下吧!派人去聯絡彭林,讓他派騎兵上來,將這些俘虜給押走!放在媼圍縣城也好,送到別的地方去也罷,咱們都不管了!咱們得儘快趕往下一個地方才行!”孫鐵沉吟了一下之後,這才說道。
這個時代,對於戰敗之人的處置,有很多種方法。一個不留對於這個時候的人來說,也不算是什麼稀奇事。許多的戰鬥過後,那些戰敗的人就算是投降了,最後往往也都是一個死的下場。
李信在開始之時,便已經是嚴令禁止了這種做法。他考慮的是需要這些人來擴充自己的軍隊實力,同時,也可以打下一個好名聲,對於自己日後的戰鬥,會有不小的幫助。
“好,我立刻派人回去通知!另外,為了不讓敵人發現河谷之中的問題,我看,咱們最好讓他們將這裡面的傷員給一併帶走,至於敵軍的屍體,就地掩埋吧!”鄧羌想了一下,點頭同意了,不過,補充了兩點。
“你看著辦吧!我先率人到河谷的另一頭去打探情況,以免被張琚的大軍發現咱們的蹤跡!對了,別忘記了將他們手中的兵符令箭給拿過來,這東西咱們之後可能用得上!”孫鐵說道,隨即便帶了一小部分人先走了。
媼圍縣城那邊,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之後,大家都已經是恢復過來了。估摸著鄧羌他們的戰鬥應該是快要結束了,彭林也就派出了自己的騎兵,開始沿著山脈向西北前進,負責監視各處山口,以防張琚大軍將來狗急跳牆。
也正是因為這樣,鄧羌派出去的信使才出發不久,便與這隊騎兵相遇了。很快,那信使便將騎兵給帶到了山谷口,將張姚與王國等人給先押送了回去。
因為媼圍縣不大,如今又都是華山軍在那裡,留下這麼多的俘虜可不方便。尤其是接下來的大計將要展開,萬一這些人到時候突然間造起反來,與城外的張琚裡應外合的話,這大計怕就得失敗了。
所以,對於這一部分人的處置,最後周通與彭林還是派了三百騎兵將他們給押送到烏氏縣那裡,暫時先看管起來了。
將俘虜給送走之後,鄧羌他們立刻收集了涼州士卒的衣服,而後趕去與孫鐵匯合。等到他們到了河谷口之時,便在那裡暫時休息,如此,天色便已經是亮了。
“孫將軍,那些人投降之後,再加上帶走的一批傷員,剩下的軍服就不多了。現在能夠穿上的人,大概只有一半而已。剩下的人沒有軍服作掩飾,就這樣向著古浪峽關殺過去,怕是容易出問題啊!”在這個過程之中,鄧羌忽然間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他們這裡有三千人,如果說張姚他們那些人全部都死在河谷之中的話,自然是夠大家用的了。但現在情況是有不少的人都投降了,剛好就剩下不少人沒有得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