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錢財一個功名,大們對這趟差使趨之若鶩。
從衛令郗到瓊州那天,京城就傳信讓她回去。
瓊州孤懸海外,歷來被貶瓊州有被毒蛇咬死,有半道感染瘟疫死的,有水土不服得病死的,公主身嬌體貴,實在讓人不放心。
皇后和太子非常擔心衛令郗身體,想著公主受了情傷遠走海外,罪魁禍首的前駙馬憑什麼可以嬌妻美妾繼續過他奢靡的生活。
皇后三番五次叫丞相夫人帶兒媳進宮,實則就是訓斥她教子不嚴。
公主遠在瓊州沒訊息,她一天不回來,前駙馬就別想好過一天。
謝黎心疼自家母親,又看丞相在朝堂上因他受制肘,後悔的不得了。
當初他為什麼不能把衛令郗哄好再和離?
如今她遠走瓊州,他就成了皇后太子的受氣桶。
只好一封封的給公主寫信懺悔,並求她顧念身體早點回來。
衛令郗遠在天邊,並不想聽京城信裡讓她早點回去的話。
只是在給皇后寫信的時候,寫了瓊州風物,著重寫了黎族婦女絢麗的織錦。
還寄回去兩三匹,說皇后如果穿這些布做成的衣裳,一定會引領應朝潮流,瓊州婦女也能多個收入,瓊州上下都將感念母后恩德等等。
皇后讓皇帝看了信,擔心皇帝斥責,就率先說道:“郗兒實在是不像話,父母在不遠游,不就是婚姻不順,如今都游到天邊了。
瓊州那地方郗兒在那兒一定吃了大苦,結果玩心這麼重,一句不好的話都不說,還來信讓我為瓊州的百姓考慮。她一個公主到那兒也不知道能幹成什麼事兒,不是添亂嘛。”
皇帝揹著手沉思,好一會兒才說:“郗兒看來是鐵了心要做出一番事業。我的女兒,就應該有這種天不怕地不怕,隨心所欲的氣魄。”
皇后一時看不出皇帝生氣沒有,就說:“她能幹成什麼事,陛下別生氣就好。”
“不,她想去就去,給她一個幹大事的時間。”
皇后沒想到皇帝竟然是支援的,著急道:“當初說到江南散心,順便巡視封地,誰成想她一意孤行去了瓊州,陛下,將近三千里路,就算日行百里,也得走幾個月,如今都快半年了,您不擔心我還擔心呢。
南下就帶了兩個御醫,萬一生了急病,她能插翅飛到京城嗎?就為了您一句虛無縹緲的事業,公主需要什麼事業?為了這事業把命丟了,還不如不去!
您看謝黎那小兒往謝家又抬了多少姬妾?郗兒當初多喜歡他啊,那得是多傷心才能一直走到瓊州?如今郗兒過的不好,謝黎也別想過得好,郗兒要是有三長兩短,謝黎守三年孝怎麼夠?他得守一輩子!”
“皇后彆著急,郗兒能看透男女感情,以後對她來說也是好事。再說女子怎麼不能做事業,以後你我在史書上有一席之地,太子也是要上本紀的,就不允許郗兒建功立業名垂青史?”
本紀那是史書上記載皇帝的篇章,陛下現在直言不諱,看來東宮地位無礙,只要她和太子地位不失,郗兒怎麼造都沒事。
皇后想到這裡心裡一鬆,笑道:“什麼名垂青史,我只盼望她平平安安。”
於是帝后達成了一致意見。
衛令郗帶的兩個工匠技術精湛,幫助改良了當地大戶的海船。
於是航行就在一個普通的日子開始了。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