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福通、燕一夕等所率的五萬新建騎兵緊隨趕到,加上城內戰事也平息許多,陷陣營有出城的跡象……
安妮無奈率軍撤離,卻也丟下了百餘萬屍體,其中七八成是聯軍,一兩成是周軍鐵騎。
六十餘萬聯軍漫山遍野,剛撤到安宜城邊界就碰上了快速來援的三十萬北狄鐵騎……
雙方一合計,終究不敢反攻安宜城城……
卻在安宜邊界安營紮寨,勢欲把陷陣營、飛羽鐵騎等封鎖在安宜城區域。
當然,更重要作用是提防陷陣營、飛羽鐵騎等精銳鐵騎……
免得來去如風,戰力驚人的周軍精銳突襲聯軍後方,切斷聯軍補給路線。
……
緊隨後勤重城彭城,後勤物資被焚燬後,剛建立不久的後勤重城安宜城城又被攻陷,對聯軍的影響可想而知。
原本氣勢如虹,信心十足要一鼓作氣打到周都城下,與周軍決戰的聯軍,忽然偃旗息鼓……
並迅速把大運河以東的聯軍,撤到大運河西畔的金湖城周圍。
聯軍如此決定一是後勤物資嚴重不足,需要集中分配,並減少補給路線和壓力……
二是兵力太分散,怕被周軍個個擊破……
三是怕周軍切斷大運河,使得大運河東、西兩方的聯軍無法進行溝通呼應。
如此一來,五國聯軍匯聚在金湖區域,南侵無力,北撤不甘,就這麼僵持起來。
更嚴重的一點,如今五國聯軍算是被“半包圍”在了金湖……
只剩通往西北方的盱眙城城的路線尚在掌握中,其餘雖然不算被周軍封鎖卻也不安全……
很容易遭到周軍襲擊,至少後勤補給大軍不敢走了!
戰事暫停,歲月荏苒……
時間轉眼到了大週二年十月,五國聯軍南侵已近半年……
不可以說毫無戰果,卻沒達到主要目的,更陷入了尷尬地位。
兩三個月來,五國聯軍和周國大戰沒有,小戰不斷。
五國聯軍趁機重新補充後勤物資,穩定軍心,重整旗鼓……
周國則趁機大肆招兵,補充騎兵風暴下的周軍兵力大缺口。
眼看嚴冬將至,不管是對周軍還是對五國聯軍,壓力都急劇飆升……
雙方劍拔弩張的火藥味也越來越濃,遊弋周邊的戰事衝突更是越來越激烈。
金湖位於盱眙、安宜、永福三城中部,境內被白馬湖、寶應湖、璧瓦湖等三湖環繞,地勢西高東低,北部、東部、南部是湖蕩相間的湖積平原,卻也河網密佈,景色優美,素有“魚米之鄉”、“淮上明珠”、“水鄉金湖”、“小江南”等美譽。
五國聯軍的軍營浩瀚連天,無邊無際的軍營密密麻麻,連綿百餘里之廣……
便是沒特意凝聚戰意,也有自然而發的煞雲遮天,令人心悸。
此外,金湖地界的地理情況,不適合騎兵作戰,也不適合大規模戰鬥,這也是雙方僵持這麼久的主要原因。
……
安宜城城。
數月來,因為安宜城城的特別且重要的位置,姬湦一直是親自坐鎮。
只是,原本只有三萬餘陷陣營、三萬飛羽鐵騎和五萬鐵騎……
如今透過大運河運輸,又調集了三十萬步軍,協助鎮守安宜。
值得一提的是,三面環水的安宜城城,唯一的西邊陸地照樣被聯軍軍營封鎖著……
聯軍並未主動進擊,只是防止安宜周軍襲擊而已!
安宜城城城主府。
姬湦坐鎮數月,沒發生什麼戰事,卻非虛度光陰,而是感悟且明悟了煉神期境的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