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吾王徹底就不知道……”
奧凱不服氣地嘟嚷道。
“吾王知道如何?”
“不知道又如何?”
“不管王后為什麼這麼做,並非為自己謀利就夠了。”
“僅憑這點,我族就該全力支援……”
“一些農田、農莊就當是表明心意、態度和立場,算什麼?”
奧飛雙目噴火繼續咆哮著,發現奧凱死鴨子嘴硬,氣得呼吸不順高聲喝著說道:
“來人!”
“執行家法!”
“不管這蠢貨死沒死,都吊到府前去……”
“沒老夫的命令,誰也不許放他下來……”
“啊?”
本就懼怕萬分的奧凱,驚駭斜眼連忙求饒:
“我錯了!”
“真的錯了!”
“只是鬼迷心竅,一時被騙而已……”
“我真知錯了,真的想明白了,饒命啊……”
驚恐失態的狂呼聲中,奧凱被強制拖了下去……
數個時辰後,衣衫襤褸渾身溢血且奄奄一息的奧凱,就被吊在了奧府門前,比奧府牌匾還醒目。
與此同時,三代掌權者兼二品右將軍奧澄,代表奧氏又無償捐獻了海量糧食和一些隱匿未報的農田、農莊等,大有毀家紓難之勢。
類似奧氏的事也在姬氏、楚氏、梵相寺、翠雲觀等各個勢力上演,方式大同小異,反應大小輕重不一。
王后,豈是可以輕易彈劾?
奧王后並非謀私利,後果再重頂多被廢,需要留點餘地。
不管幾分真心,不管結局如何……
既是給奧王后面子,也是給周王一個臺階下,先行表個態,終究利大於弊。
當然,各個勢力只是表態,並不是後悔彈劾上奏,有些人總要犧牲!
大週三年三月底。
北伐多月的周王姬湦,終於返回了周都。
藉助大運河水路的回朝周軍,原本最快可半月抵達,足足走了整整一個月。
以奧王后為首,四王、三公九卿等周國文武,以及諸多勢力代表匯聚港口,隊伍延綿數十里,人山人海恭迎凱旋迴朝之師。
船隊抵達時呼聲如浪,吶吼震天,全城歡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