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傳言如果不是林納之女林雅,函谷大功又身為德妃,林納連個侯爵都撈不到,說不定會被街頭問斬!
如果……
世間沒有如果,反正事已至此,林納眾人再不滿也沒用,天下人再議論也沒用。
既然韓王林納保持,就要為自己的保持負責。
讓林納和林納勢力眾人慶幸的一點,周王姬湦沒把東都戰局的責任,全發洩在他們身上……
至少他們還有出頭之機,起點也比普通勢力高多了!
隨後數日……
聲勢浩大的浩瀚周軍,開始大批大批撤離東都。
仙陽八關除最南部的廣成關之外,其餘七關,照樣是分由周軍七大鎮軍鎮守,以保證東都完全。
只要東都牢牢掌握在周國手中,大商運朝就像是秋後螞蚱蹦躂不了。
周軍七鎮中軍力最強的南陽軍,照樣負責鎮守最重要的函谷關。
鎮淮公吳道率領鎮淮軍及部分舊晉、舊韓、舊燕等軍團,跨河繼續北伐,征伐北部諸郡。
燕國公雷鳴以舊燕大軍為主,負責征伐西北,降服沿路諸郡,最終目標是祁連山周圍的西涼反王……
大涼王林驚羽,也就是妖宗四宗之鬼王宗支援的反王……
算是如今亂世中除大商運朝外,唯一規模最大、聲勢最盛的“叛軍”了!
晉國公古云幽以舊晉大軍負責征伐西南,主要是巴蜀諸郡。
新封鎮遠軍侯林銀瞳,率舊韓大軍出函谷關,負責征伐大商。
最好的防守是進攻,周國也不想如今和大商運朝全面開戰。
但是,與其等著被打還不如率先出擊,不求勢如破竹,只求不讓大商安穩。
總的來說,周王姬湦以新降韓、晉、燕三國舊軍為主,戰火不熄,力求合圍大商運朝期待最後決戰。
所求無他,讓大商運朝自顧不暇,好讓周國爭取時間消化和穩定暴增的疆域、子民。
別說周王姬湦冷血無情虧待降軍,征伐徹底以降軍為主。
其實,周王如此安排,燕國公、晉國公、林銀瞳等也是求之不得,他們新降更需軍功。
此外,新得疆域、城池、人口等自然還是用周國本軍鎮壓和掌控,比較放心,免得降軍被蠱惑,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啊!
最後的一點齷齪,有戰爭就有傷亡,讓降軍出征……
一是練軍,優勝劣汰……
二是減緩周國的軍事壓力,周國不可以再瘋狂徵兵了,該緩緩了……
三是,消耗商軍,不給喘息之機,說不定有意外收穫……
四是給新降之臣機會,讓他們賺點軍功,以期追上週國老臣,他們也很樂意,並無抗拒之意……
用意眾多!
韓王林納及其林納族人,還有尹寂、黑影客、墮氏等原本舊韓重臣,除了蘭託圖會留在東都,協助明心期公張怡治理東都外,大半會隨著周王姬湦返回冀州。
從周王姬湦把東都半賜給張怡,就說明沒遷都的意思,自然還是以冀州為主。
把林納、尹寂、黑影客等人留在東都也作用不大,可能會讓一些對舊韓賊心不死之人興風作浪,還是帶到冀州晾一晾,冷靜冷靜吧!
誰讓林納等人不識相呢?
要是早點投降,說不定可以如舊燕、舊晉般征伐天下,積攢功勳。
當然,姬湦這麼做也有給大商運朝看的意思,早投降待遇好,福利高,拖得越久後果自負!
雖然如今天下徹底看好周國,覺得大商運朝只是在死撐。
但是,卻也不可以小覷。
論底蘊大商第一,又有諸王和關中豪強支援,兵多將廣生活富裕,可不像周國看似席捲天下,勢如中天,其實千瘡百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