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憶當然保持著自己的“王者風範”,讓人欽佩。
但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卻連累了諸多人。
說好聽點就是堅定立場,寧死不屈……
說難聽點就是固執己見,自私無腦。
用世俗的實事眼光看,估計就是夏王張憶覺得自己一輩子值了,慷慨赴死也不想屈居人下。
“人心百態,世事無奈!”
“我方更沒多少時間了,既然夏王保持獨立,就成全他……”
姬湦皺著眉頭搖了搖頭,有些遺憾地噓籲吩咐道。
“是!”
劉公公躬身回應著說道。
姬湦此話,徹底就判了夏王張憶死刑了。
如無意外,夏王張憶因為自己的保持,讓周軍傷亡無數。
周國也不會再輕易接受張憶的臣服了,否則如何向無數陣亡的周軍交代?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張憶寧死不降,讓周軍殺到夏國帝都,等周軍殺入城內,殺入王宮,最後一刻才想投降……
想著效仿晉王、韓王等,以王者身份臣服做個安穩公、逍遙侯等。
世上有這麼便宜的事嗎?
別說張憶是周王岳父,就是周王親父也不頂用,那讓無數週軍怎麼想?
戰爭是場歷史遊戲,卻不是這麼玩的……
戰爭,是世間最奢侈、最殘忍的遊戲,也是最實事、最公正的遊戲。
夏國,渤海郡,渤海郡城,夏國首府……
渤海郡位於母親冀州畔,東臨渤海,是個人口密集,經濟、政治、軍事等頗為繁華昌盛的區域,區域不大,卻有無數城池。
光是渤海郡城附近就有陽信、惠民、慶雲、樂陵、饒安等十數座巨城或大城,密度高得嚇人……
夏國也因此把渤海郡城,定為首府,更名為樂壽城。
如今,渤海郡的特別形勢,卻成了張憶寧死不降的主要依仗。
現在周國爭分奪秒,想徹底攻陷渤海郡覆滅夏國,卻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