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營……
賜封烏古力為雲英侯,暫為神風軍副帥,神風侯韓宇副將,協助神風軍攻伐夏國……
賜封秦無炎為文英侯位列策天府,暫為鎮淮軍隨軍軍師,協助鎮淮公攻伐夏國。
大典次日,早已準備好的周軍大舉北上,迅速接受舊晉各城,重整舊晉大軍,打散舊晉軍團,編入周軍各個軍團。
大週三年一月一日,新的一年,新的一天。
短短數日,周國大概接管和消化舊韓軍政,便宣告征伐夏國,兵分三路,總數近千萬,號稱千萬大軍。
周軍軍營中部……
姬湦抵達轘轅關外,安營紮寨後,並無多少動作……
似乎就此隱修連露面都極少,讓不少勢力眼線懷疑周王是否還在軍營中。
“啟稟吾王!”
“我軍過河後,連戰連捷……”
“若無意外,短則兩月,長則半年,便可覆滅夏國!”
姬武御衛環衛,生人勿近的中部營帳……
劉公公嬌豔如花,明顯碰上大喜事般,前來彙報道。
“夏國最大依仗,就是黃河,無法在黃河河畔擋下我軍,滅國是遲早之事。
若是徵夏三路大軍,還因此戰敗,那就真的枉費孤的相信了!”
姬湦平靜示意禁衛,把最新戰局標註在軍事沙盤上,毫無意外地點頭回應著說道。
這也是事實,夏王張憶當然是梟勇善戰,頗得民心,也有許多勢力支援。
但是,若非仗著黃河天險,也輪不到他稱雄雨州。
天下人暗中評判,原商、周、韓、晉、夏、燕六國鼎立時,夏王張憶在六王中就綜合能力和綜合勢力最弱。
商周就不說了,當之無愧的最強國度。
韓國人才濟濟滿門英傑,更佔據了三大天都之一的東都,進可攻,退可守。
韓王林納本身也是文武雙全,被許多世家宗派看好呼聲最高。
晉國繼承了北海軍的遺澤,接收了北海群雄和山東豪傑……
晉王古云幽本身也是聞名天下的大儒修進化者,在治國方面或政治民生方面,首屈一指。
北燕位處北疆,北燕王雷鳴也沒多少頂級文臣武將……
但是,北燕有守衛邊疆無數年的燕雲鐵騎,疆域內更是民風彪悍,人人尚武……
光是北燕鐵騎,就足以讓北燕稱雄一方,在亂世中有立足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