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大為對於陳清風這種略帶不滿情緒地話語沉默了。就算如此,他也不覺得是做錯了什麼,他也相信陳清風雖然嘴上嘟囔發洩不滿,心中卻不會真正的去計較那些。
陳清風又冷笑幾聲,道:“莫老道士,道士好心計啊!”
莫大為,當年確實算是一名道家之人,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山門,修行地卻依然是道家地正統。
陳清風跺著步子,在莫大為的墳前來回地走了幾步,道:“你留個李相如的那把傘,傘柄卻是天誅木?”
《百草靈木經綱》中記載,天誅木長於幕谷深淵的千面懸崖之上,陰風至澗底而起,經千年長成不過成人手腕粗,而它的精華凝聚不過兩指大小,約一寸長。這種千年天誅木地強大之處便是可以寄存陰靈,蘊藏靈氣符文。一切陰邪鬼魅之物都將其視為最佳地容器。而且,煉化之後地天誅木,不懼陽火,甚至是難以察覺。這就是天道想誅之地原因,也是名字的由來。像這種在天道夾縫之間頑固生長,甚至在不時地挑釁著天道威嚴。這種東西,萬年難遇,是道家與陰陽學家甚至是鬼魅邪祟魁拔地首選之位。
莫大為繼續默不作聲,只是攏在雙袖裡的十指併攏交叉。
陳清風雙手環胸,歪著頭繼續說道:“你將最強地那縷殘魂寄居於其中,這樣一來,他的舉動你都很清楚,是不是?做了那麼多,你到底是為了什麼?”
莫大為微微笑了一聲,毫不否認地道:“很精彩的推演,結果也都是全中。不錯,在肉身殞沒後,我吩咐李相如如何將我安葬,連位置和安葬品都已經準備好了,這些,在李相如跑來我這裡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了,缺的一直都是一個機緣。”
陳清風怔怔而迷茫地看著他,良久之後嘆息了一口氣,道:“李相如便是你的機緣?莫非,你也是有那種打算?”
陳清風說道最後面那句的時候看似平靜,實則已經暗自戒備,一手負之於後手指做符文訣。
莫大為冷冷一笑,道:“你覺得是嘛?”
陳清風想了想,想了很久,莫大為從不予餘力地教導李相如,耗盡無數靈丹妙藥給其熬製筋骨,淬鍊神魂。又費盡心思地又拉上了他和周夫子為其保駕護航。耗盡自己的生命取得了窮奇兇獸靈識交予李相如。他疑惑地只是,為何莫大為依舊念念不捨地還留在世間,還是以一種陰魂地形式存在。
莫大為不過是南山郡一個小山頭上的小道士,道觀建立在山頂,香火實在是難以啟齒。身為觀主的南塵子只屬於龍虎道教一個旁支,這種旁支已經再沒有那種旁支了。據說南塵道子曾隸屬龍虎山道教道家正統,如果安心待在山上說不定幾十年後輩分便能抬高甚至在道教中長老中有一席之地。
道教分七十二座,分人間道統和玄門道教。人間道統便以龍虎山為首尊,落座了寧州五嶽之後的龍虎山。凡世人不論身份低賤富貴,都對龍虎山道教頂禮膜拜,就算是修行中人也甚少敢拂其鋒芒。百年前更是有一位名為沈觀海的道士在入得道教藏圖中得以窺破天機,從百多道童中脫穎而出,之後得到掌教大力栽培,在二十年後又入天象,踏破化神境界,從那以後,龍虎道教尊崇地位無人能撼。香火繁盛也一度超過了佛門寺廟,可謂極其風光一時。
南塵子,便是生於那個龍虎山道家最鼎盛地時代。
從龍虎道教正統出來,曾有機會一爭長老之位地南塵道子自然不會是泛泛之輩,只是過於執拗,性格中有許多的古怪,與教中眾人頗為不合,在一次派系鬥爭失敗之後便憤然離山,雖然也算是自立山門,卻從不敢對外言說是出自於其它道家。如果否認無意於欺師滅祖的行徑。
陳清風透過關係查過南塵子的底細,在龍虎道教那層厚厚地道統人物事蹟上,南塵子的記載僅有寥寥數語:聰慧過人,道根清奇,頑固傲慢。
光是“聰慧過人,道根清奇”這四字便已經可以看出南塵子的出彩之處。至於南塵子師徒之間的恩怨糾葛,他也不做評價。從和莫大為結伴遊歷相識相知後的幾十年來,他還是很欣賞莫大為的,無論是在修行感悟能力還是在為人處世中,都值得成為朋友。所以,當莫大為說出這一番話地時候,他鬆口了背後那隻手地掐訣,心中有一絲地愧疚。人的本性,非大起大落地事故,輕易難改,如果說莫大為所有行為地背後真有那麼一個巨大的陰謀,就只能說明莫大為地城府之深令人毛骨悚然。
生活和希望,都應該朝好的一方面去看,去想。
陳清風臉上地戒備神色慢慢地鬆懈下來,他盯著莫大為開口道: “所以,百辟刀也是你安排的?你那打鐵地師弟知道什麼嘛?”
莫大為搖了搖頭,道:“當初師門發生變故,我收到青雲暗算深受重傷,只能狼狽而逃暗自隱伏。鐵牛性子比師父還倔,又有些愚笨,居然信了青雲的挑撥離間之詞,對我恨之入骨,百般解釋之下無果,便與他立下賭約。好在他性子雖倔卻是重守承諾之人。便在都城安安靜靜地待了二十三年,我又派人送去天外隕石玄鐵,讓他修復百辟刀。當初我跟他講,當我派人去向他取劍之時,便是他自由之日。”
陳清風神色複雜地望著莫大為,嘆息道:“莫兄胸襟寬大,運籌帷幄之能實在是讓人敬佩萬分。那打鐵匠我也曾見過,觀起為人確實性格倔強甚至有些蠻橫,但在冶煉上卻是極有天分地。與他短暫地交談中發現長期的自閉自責已經讓他的人格有了變裂,他的精神已經有些恍惚了。你放他出去也好,哪怕出去之後他踏上的便是死亡之路,至少對他來說會是一種解脫。莫兄也是煞費苦心了。”
莫大為苦笑搖頭,轉身背對著陳清風,道:“我那師弟,是一根筋,認定地事他是不會回頭的,在得知真相之後他一定會去找青雲拼命地。”
所以,鐵匠地死一直都是在他意料之中,有時候,死亡的確是一種解脫。至少,他不需要在世間去揹負那種叫責任地東西。念想至此,莫大為神情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