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非好笑的道:“許教授,您這比喻很恰當。”
“哈哈……”許教授哈哈大笑:“對了,那個V神離開,你找到解決的辦法了嗎?”
“找到了。”葉非道:“我已經找到一種模糊演算法,替代他的智慧機制核心技術。”
“這樣,即使沒有他的核心技術,也能讓Web3.0開啟。”
“找到就好。”許教授點頭:“明天我們繼續我們的研究吧!”
“好!”葉非點頭。
接下來時間,葉非在京都物理研究院學習。
兩個月後,葉非離開京都物理研究院,他已經學會量子力學方面的知識,下面開始攻克量子層猜想。
而此刻,時間到了七月份。
距離院士評選只剩下三個月時間。
葉非心道:“三個月時間足夠了。”
“只要證明成功量子層猜想,我肯定能評選上院士。”
要知道,量子層猜想研究的是流形譜的黎曼幾何的基本問題。
黎曼幾何是黎曼猜想中的一部分。
想證明出黎曼猜想,必定要研究黎曼幾何。
黎曼猜想被譽為數學七大猜想之首,難度是數學七大猜想中最高的。
任何通往黎曼猜想研究之路的研究都非常難。
可想而知,黎曼幾何的難度。
而作為黎曼幾何的基本問題,量子層猜想也是非常難。
“以量子層猜想的難度,不僅僅只能評上院士,還能獲得一些國際大獎!”
“比如第三世界科學家科學獎。”
這時,葉非的手機響起,葉非拿起手機,發現是一個陌生號碼。
葉非隨手接通,道:“你好!”
“是葉非教授嗎?這裡是邵逸夫獎理事會,想請您參加今年的邵逸夫頒獎典禮。”
“邵逸夫頒獎典禮?”葉非道:“我是被提名了,還是中獎了?”
“您中獎了,恭喜您獲得邵逸夫數學科學獎!”
葉非心中閃過一絲欣喜。
邵逸夫獎,是國際性獎項,設立三個獎項,分別是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科學。
每年選評和頒發一次,每一位獲獎者可獲得為一百二十萬美元。
葉非笑道:“好的,我到時候一定到!”
“那我馬上把具體地址和時間發到您的手機上。”
“好的!”
結束通話電話後,葉非心中有些興奮:“能獲得邵逸夫獎的人,都是國際上知名的學者。”
“我能獲得邵逸夫獎,這證明我也要開始獲得國際性獎項了。”
“只有獲得國際性獎項的學者,才是國際知名學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