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對許多商家富戶來說,也是一個發戰爭財的機會。
通往塞外的道路上,雲集著一輛輛裝載物資的車輛,隊伍日夜不絕。
從大同邊牆往北,此時走著三百多輛各式的獨輪車與板車等,由官軍一路護送北上。
不巧的是,他們今天遇到了大麻煩。
不知從哪來竄出來的一支韃靼人馬,奪了他們的東西。
正是出走的阿蘇特部首領阿魯臺!
草原山充斥著韃靼人的歡笑聲。
一出來就遇到了明軍糧道,別提有多高興了。
阿魯臺俘虜了一眾民夫和明軍官兵。
正沉浸在喜悅之中無法自拔。
忽然。
“踏踏踏……”
一片沉重的馬蹄聲音。
“哪來的人馬?”
阿魯臺策馬跑向一處坡上,眺望遠方。
只見一股騎兵大軍正在奔行,鐵盔與武器的光輝,前不見頭,後不見尾。
他們舉著顯眼的龍纛大旗,盔甲上有著明顯的明軍標誌。
“不好,是燕王朱棣的人!”
阿魯臺一個激靈,連忙下令撤走。
連剛俘獲的輜重人口也不要了,全部放棄!
讓一眾軍民商戶又驚又喜。
戰馬神駿,踏行如飛。
燕王朱棣打著披風,鐵尖盔下,是一雙雄鷹般的眼睛,顧盼間自有威嚴。
他身後的甲士,個個策在馬上,腰桿筆直,神情冷肅。
他們在草原穿行,淺草沒了馬蹄。
這一帶,是歸附蒙古人駐牧之地。
一些水源邊,布著星星點點的蒙古包,還有很多蒙古人在各草場上放牧。
看到浩浩蕩蕩明軍人馬奔來,中間一杆高大的龍纛大旗。
許多蒙古牧民遠遠就恭敬的跪下叩頭。
朱棣神情一動,臉上浮現出自傲。
塞外蠻夷,畏威而不懷德,此時他們神情真心畏服,只因明軍強盛,讓他們無法反抗!
此時大草原上。
除了燕王朱棣的人馬,還有寧王朱權親率朵顏三衛,亦是急急趕來。
就連駐守遼東的遼王朱植,也帶著總兵周興等一眾宿將西進。
他們軍行至徹徹兒山與蒙古軍隊發生戰鬥,順手俘虜了幾個首領。
此番諸王奉旨領兵開赴塞外,各鎮大軍開拔徵虜,兵甲旌旗之盛,耀於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