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就去世了,兒子何榮繼承爵位。
也就是這個豬頭。
歷史上,東莞伯一家兄弟幾個,全部因為藍玉案被誅殺。
其中一個眼瞅著活下去了,作亂殺掉男孩官軍三百餘人,跑到海上避難,佔據海島。
最終被廣東都司發兵討擒之,誅殺。
因為不是開國勳貴一系,加上腦子多少有點問題,東莞伯何榮的人緣很差。
沒有人理會他。
就袁泰暴斃一案,聰明人王弼站出來道:“稟太孫殿下,臣有小道訊息。”
在所有勳貴中,屬定遠侯王弼最活泛了,不僅有能力,還喜歡琢磨事情。
朱允熥點頭:“說說看。”
王弼說道:“袁泰此人,山西省蒲州萬泉縣人,洪武四年中進士,資歷比詹徽等人還要老。”
據他所說,袁泰中進士後,曾一直在基層工作。
在湖廣當過正八品縣丞,又在河南幹過正七品知縣。
在基層打磨了十四年,直到洪武十八年正月,才升任都察院正四品右僉都御史。
洪武十九年十一月,轉左僉都御史(正四品)。
洪武二十三年閏四月,遷左副都御史(正三品);
洪武二十四年十二月,拜右都御史(正二品)。
真正的從基層一步一個腳印,一個一個臺階幹上來的!
相比都察院的一把手詹徽的履歷,簡直一個天一個地!
詹徽是洪武十五年當監察御史,第二年就被任命為左僉都御史。
洪武十七年正月,升任督察院的最高長官左都御史。
洪武二十三年六月,兼任吏部尚書。
詹徽只用了短短兩年的時間,就幹到了袁泰二十年官場難以達到的高度!
只因詹徽是官二代!
他父親詹同是前吏部尚書!
“詹徽為人刻薄,袁泰在他手下做事,暴斃也屬正常。”
王弼的話輕描淡寫,話裡卻帶著大新聞。
藍玉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你是說,袁泰的死和詹徽脫不了干係?”
王弼沒有承認,他笑了笑說道:“都察院總是跟我們淮西勳貴不對付,他們之間的破事我還是很清楚的。”
“怎麼說?”
王弼嘿嘿一笑:“早幾年,袁泰因為審一樁案子,險些被詹徽一夥送上斷頭臺,當時可熱鬧了!”
“定遠侯,細說!”
在勳貴看來,都察院內部發生矛盾,完全是狗咬狗。
這種好事,恨不得搬個小板凳嗑著瓜子好好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