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交替裝彈、開火,使得效率提升了三倍。
“若配合線列陣,明軍的火器將發揮最大威力。”
朱允熥若有所思,招來開國公常升。
“二舅,一個百戶所配有多少火銃?”
衛所是大明重要的軍事編制,全國各地都有,百戶所分駐軍事要衝和各縣。
一個衛滿編為五千六百人,分五個千戶所。
一個千戶所,滿編一千一百二十人,下設十個百戶所。
李千戶的洪塘守禦千戶所,屬於特種編制,下轄兩三個千戶所。
守禦千戶所,數量稀少,多在京師附近的重要地方。
一個百戶所,一百一十二人。
百戶所下設總旗二人,每總旗轄五十人、小旗十個,每各小旗轄十人。
常升回道:“兵部規定,凡軍一百戶,銃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槍四十。”
“才十個火銃兵?”朱允熥有些失望。
按照每百人中有十名火銃手,中都留守司有八個衛,一個守禦千戶所,總共近五萬人馬。
最多也才五千多杆火銃。
“是時候組建神機營了!”
神機營是永樂五年朱棣搞出來的,擔負著“內衛京師,外備征戰”的重任。
神機營與衛所駐軍的編制不同,主管操練火器及隨駕護衛馬隊官兵,其最高編制級別為營,是皇帝直接指揮的戰略機動部隊。
朱允熥有了神機營的構想,不過在此之前,需要打造更加先進的火器!
他想了想,還是先搞出火繩槍吧!
火繩槍在火器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現在明軍使用的是類似大煙槍的直筒火銃,而火繩槍是步槍原型,引領潮流數百年。
火繩槍的出現,才使得人類的戰爭逐漸從冷兵器進入熱兵器時代。
雖然朱允熥也看不上火繩槍這種早期的火槍,但若大規模裝備在明軍中,起碼能領先世界一百年!
先用著,後面再換燧發槍。
火繩槍的構造,對朱允熥來說,兩個字:簡單!
至於火器生產,現成的技術和廠子。
明朝的火藥品種以及配製比例,火器的加工工藝等,已經相當的嫻熟。
各地有軍器局,用來生產冷熱兵器。
“人去哪了?”
收回思緒,朱允熥一轉眼,發現二舅常升已經跑了。
常升站在不遠處,一臉沉醉的摸著一杆大戟,與旁邊幾個武將說笑。
朱允熥走過去,聽到一個武將拍馬道:“國公爺,這就您新打造的大戟吧?可有名字?”
“名字.....就叫方天畫戟吧!”
常升拍板,揮舞著大戟,身上肌肉隆動,引得一群人拍手叫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