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軒風可不敢上安山郡城,說不定被藍博文正準備把他押入大牢,準備殺他祭旗,他才不會自投羅網。
“朝南走,去臨濟府,哪裡主政的長官是我多年的朋友,又是同窗,不會為難我。”
“是,大人”衛長史離開下去傳令去。
由於梁軒風不戰而逃,周平他們很快就平定了府城內的抵抗。
等到下午,楊奇已經率領十萬流民進入府城。
楊奇在府城的太守府,召集眾將領來商議事情。
楊奇第一次見到張無憂,就誇獎他,張無憂有些受寵若驚,發誓定於起義軍推翻帝國。
楊奇曾路過糧倉,火勢將糧庫的房梁燒塌,火星和飛灰揚得漫天都是,楊奇這才勉強收拾了心情,問道:“如今之計,諸位將領打算怎麼辦?”
雖然這邊連拿了平城和泗縣,獲得了兩縣的糧食,雖說消耗同樣驚人,一時半會也還能支撐。可若是算上南陽府城內有著的十萬人,兩邊的糧食供給就非常吃緊了。
看到糧庫火勢之後,周平顯然也考慮過相同的問題,聞言殺氣騰騰的道:“糧庫既然指望不上了,就只有一個法子——”
“提前東進!”
原本的計劃,都是以南陽城為根基,招兵買馬經營一番,然後再東進橫掃安山郡。現在,南陽府的二十多萬石糧食被燒,沒了穩紮穩打的資本,他們只能趕在糧食用完前發起進攻,然後用新搶到的糧食支撐大軍繼續攻佔更多的地盤。
這種戰法,跟歷朝的流民軍如出一轍。起事之初,往往縱橫百里沒有敵手,但只要一敗,多半就會萬劫不復。
府庫的糧食,在燒了一日一夜後徹底夷為白地。錢庫裡雖然還有幾十萬帝國金幣,一家分了一半,但對眼的義軍來說遠不如糧食重要。且不說搬運起來非常笨重,更重要的是,他們現在根本就沒渠道花。
也就發餉銀的時候,可以用來激勵士氣。
被梁軒風最後坑了這麼一把,對楊奇的義軍影響極大。但最初那口氣平息來後,義軍該怎麼發展還是得繼續。全面掌控了南陽府城,在楊奇的命令,義軍再度施行曾經做過的舉動——強行徵糧。
但這一次,有一點跟以往不一樣。
起義軍有了一個幫忙背黑鍋的人。
所有外出徵糧的義軍,都被要求記住了說詞。每到一家徵糧後,都會告訴對方:是南陽府城的太守梁軒風逃跑前燒了糧庫,起義軍無奈才被迫徵糧的。
在有意的誘導,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出現了。
如果梁軒風不燒糧倉,有足夠糧食吃的起義軍就不會搶他們家的糧——所以起義軍也是被逼的,都是梁軒風的錯!
平心而論,在起義軍入城之前,梁軒風的官聲在南陽府還是不錯的。但在義軍開始行動之後,短短一天時間,南陽府滿是憤懣的百姓就開始罵娘了。雖說他們在咒罵的時候也會帶上起義軍。但主要的仇恨和火力都瞄準了帝國官府和梁軒風,出面搶糧的起義軍反而變成了順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