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面接著講述。
田文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對父親的行為既覺得可笑又覺得憤慨,下定決心一定要回家,和父親理論一番。
在好心的兄長的幫助下,田文和母親見到了田嬰。
田嬰見了這個孩子憤怒道:“我讓你把這個孩子扔了,你竟敢把他養活了,這是為什麼?”
田文的母親還沒回答,田文自己立刻叩頭,接著反問田嬰道:“您不讓養育五月生的孩子,是什麼緣故?”
田嬰道:“五月出生的孩子長大了,身長跟門戶一樣高,會害父害母的。”
田文道:“人的命運是由上天授予呢?還是由門戶授予呢?”
田嬰不知怎麼回答好便沉默不語。
田文接著道:“如果是由上天授予的,您何必憂慮呢?如果是由門戶授予的,那麼只要加高門戶就可以了,誰還能長到那麼高呢?”
田嬰無言以對,便斥責道“你不要說了。”
有一次,田文問父親道:“兒子的兒子叫什麼?”
田嬰道:“叫孫子。”
田文接著問道:“孫子的孫子叫什麼?”
田嬰答道:“叫玄孫。”
田文又問道:“玄孫的孫叫什麼?”
田嬰道:“我不知道了。”
田文道:“您執掌大權,擔任齊國宰相到如今已經歷三代君王了,可是齊國的領土沒有增廣,您的私家卻積貯了萬金的財富,門下也看不到一位賢能之士,我聽說將軍的門庭必出將軍,宰相的門庭必有宰相。現在您的姬妾可以踐踏綾羅綢緞,而賢士卻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男僕女奴有剩餘的飯食肉羹,而賢士卻連糠菜也吃不飽。現在您還一個勁地加多積貯,想留給那些連稱呼都叫不上來的人,卻忘記國家在諸侯中一天天失勢。我私下是很奇怪的。”
從此以後田嬰改變了對田文的態度,開始器重田文,讓田文主持家政接待賓客。
賓客來往不斷,日益增多,田文的名聲隨之傳播到各諸侯國中。
各諸侯國都派人來請求田嬰,立田文為世子,田嬰最終答應下來。
由於田文特別豪爽仗義,所以被稱作孟嘗君。
孟嘗君招攬各諸侯國的賓客甚至犯罪逃亡的人,也歸附了孟嘗君。
孟嘗君給門客豐厚的待遇,因此天下的賢士無不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幾千人,待遇不分貴賤,一律與田文相同。
孟嘗君每當與賓客坐著談話時,總是在屏風後安排下人記錄與賓客的談話內容,記載賓客親戚的住處。
賓客剛剛離開,孟嘗君就已派使者到賓客親戚家裡撫慰問候獻上禮物。
有一次孟嘗君招待賓客吃晚飯時,有個人飯食被燈光遮住了,很惱火,認為飯食的質量肯定不相等,氣憤的放下碗筷就要辭別而
去。
孟嘗君馬上站起來,親自端著自己的飯食與他的相比,那個賓客一看自己吃的飯菜和孟嘗君的一樣,慚愧得無地自容,就要以刎頸自殺表示謝罪。
這件事傳出去,賢士們有很多人都願意歸附孟嘗君。
孟嘗君對於來到門下的賓客都熱情接納,不挑揀,無親疏,一律給予優厚的待遇,所以門客人人都認為孟嘗君與自己親近。
秦昭王聽說孟嘗君賢能,就先派涇陽君到齊國作人質,並請求見到孟嘗君。
孟嘗君準備去秦國,賓客們都不贊成他出行,規勸他他不聽執意前往。
這時有個賓客蘇代對他說道:“今天早上我從外面來見到一個木偶人與一個土偶人正在交談。木偶人說‘天一下雨你就要坍毀了。’土偶人說‘我是由泥土生成的,即使坍毀也要歸回到泥土裡。若天真的下起雨來,水流衝著你跑,可不知把你衝到哪裡去了。’當今的秦國是個如虎似狼的國家,而您執意前往,如果一旦回不來,您不就象那個木偶人被土偶人嘲笑一樣嗎?”
孟嘗君聽後,悟出了箇中道理,打消了去秦國的念頭。
後來齊王還是派孟嘗君去了秦國,秦昭王立即讓孟嘗君擔任秦國宰相。
秦國有一個大臣很嫉妒,勸說秦王道:“孟嘗君的確賢能,可他又是齊王的同宗,現在要是任秦國宰相,謀劃事情必定是先替齊國打算,而後才考慮秦國,那樣秦國可要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