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無懺擔心經典被竊,睡覺時將其枕在頭下,結果一連三夜他都被拉到床下,以為是盜賊,醒來卻空無一人,正疑惑不解,忽然聽見空中說:“這都是如來佛祖解脫苦難的經典,怎麼能枕在頭下呢?”
他當下明白,慚愧無比,趕忙放在高處。
小偷終於來了,但幾次提經都提不起來。
天亮後偷兒見他輕輕鬆鬆地提著走出旅店,以為遇見了聖人,不由得上前謝罪。
河西王沮渠蒙遜佔據涼州一帶,自立為王,史稱北涼。
聽到曇無懺的名聲,便召他相見,想請他翻譯經典。
曇無懺想了想,自己不通漢語,又無翻譯者相助,這樣搞出來舛誤必多。
於是沒有答應,他學習三年漢語,才譯出《初分》十卷。
當時,河西一帶有兩個僧人慧嵩、道明很受推崇,見到他的譯本,極為敬佩,前來拜望。
自此以後他的翻譯便由慧嵩筆錄。
他先後譯出《大集》、《大雲》、《悲華》、《地持》、《優婆塞戒》、《金光明》、《海龍王》、《菩薩戒本》等,共有六十餘萬言。
他的譯風富於文采,辭藻體制華麗綿密。
他後來想到《涅槃經》品數未足,便到國外搜尋,遇上母親去世,便耽擱了一年多。
他四處遊訪,得到經的《中分》,帶回翻譯,其後又派人尋來《後分》,於是接續譯成三十三卷。
自玄始三年至十年十月二十三日才完成。曇無懺仍對眾人說:“這部經的梵文字有三萬五千偈,這裡減掉百萬言,只有一萬餘偈。”
張掖人道進想從他受菩薩戒,他只說一句:“先懺悔過錯。”
道進便退而竭誠懺悔七天七夜,第八天又去,曇無懺一見大怒。
道進便進一步思惟:“這是我業障未消啊。”
於是刻苦用功三年,邊修禪定邊行懺悔。
一天,他在禪定中,忽見釋迦文佛與諸位大士給自己傳授戒法。
當晚在一起的十來個人也夢見這一情形。
道進想去告訴曇無懺,離他還有幾十步遠,他便驚起唱道:“妙啊,妙啊!已經感受戒法了!我當進一步為你作證。”
便在各佛像面前為他解說戒法相狀的差別。
此後,享譽關西的道朗等一千餘人都從道進受戒。
有的書上說《菩薩地持經》應為伊波勒菩薩傳到東土,而傳者正是曇無懺,於是有人懷疑他並非凡人。
譯經傳法之外,曇無懺也常小試道術。
一天他對蒙遜說:“有疫鬼聚在這裡成了群,災疫難免。”
蒙遜不信,一定要親見為證,曇無懺便對他施法術。
蒙遜見到群鬼,驚駭不已,曇無懺說:“應誠心靜齋,用神咒驅趕。”
一連三天唸誦密咒,蒙遜惶恐地等待。
三天已過,曇無懺才說:“鬼已趕走。”
在邊境上,目能見鬼的人說:“有數百疫鬼成群結隊狂奔而去。”
境內由此獲得安寧。
承玄二年,蒙遜過黃河;到抱罕去攻打乞伏與暮末,讓世子興國做前驅,結果失敗,興國被暮末擒獲,其後乞伏被赫連定定攻破,興國與暮末均被擒,接著吐谷渾打跑赫連定定,興國在亂兵之中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