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法顯來到中天竺,在摩竭提邑波連弗阿育王塔南天王寺中,得到《摩訶僧祇律》、《薩波多律抄》、《雜阿毗曇心》、《綖經》、《方等泥洹經》等。
法顯居住三年,學習梵語梵文,然後才親手抄寫一過,並用心誦讀。
法顯又隨客商到了獅子國。每當靜夜,法顯常想起同伴,不由得悲嘆。
一天,法顯忽然在佛像前見到商人供奉的晉地出產的白團扇,不覺悽然淚下,沾溼衣衫。
兩年間,法顯得到《彌沙塞律》、長、雜二《含》及《雜藏》,都是東土所缺的。
法顯求得許多經卷後,搭商船沿海路回國,同船有二百餘人。
一天遇上暴風,海水浸入船中,眾人驚惶失措,紛紛把雜物丟到船下。
法顯擔心這些人把他的經像仍掉,便一心默唸觀音。
船隨風漂盪,十幾天後到達耶婆提國,經像完好無損,法顯才舒了一口氣。
五個月後,法顯又搭別的商船,東奔廣州。
船平安地走了二十來天,暴風突起,船上人紛紛議論,指著一個外國僧人道:“都是因為有他,我們才弄得這般狼狽不堪。不能因他一個,葬送所有人!”說著便要將其推下船去。
法顯站起身來,厲聲呵斥這些商人:“住手!你們要把他推下去,也得連上我!不然既使船不翻你們的命也保不住。東土帝王敬重佛法僧人,我回去將你們所為稟奏,他一定治你們死罪!”
商人相顧失色,趕忙停下。船上水盡糧絕,任其順流飄泊。
終有一天看見海岸。
法顯見到碧綠的藜藿菜,便知到了晉地。
法顯等上岸,碰見獵人,便問是什麼地方,知是青州長廣郡。
獵人回去報告太守李嶷,李嶷一向敬信佛法,聽說有僧自遠方來,親自出迎。
法顯在城中住了一陣,便想回京城,刺史留他過冬,他說:“貧僧冒險到萬難返回之地,只為了弘揚大法,現在志願未伸,不能久留。”便南下進了都城建康。
在道場寺中,他與覺賢一起,譯出《摩訶僧祇律》、《方等泥洹經》、《雜阿毗曇心》等,近百萬言。
回首一生,法顯再無憾事,他後來到了荊州,繼續弘法,最後圓寂於寺院中,享年八十六歲。
安小余道:“法顯為難中救人,真是高僧風範呀。”
小和尚道:“要論苦海中渡人,還得數玄高法師。”
前秦弘始三年,馮翊萬年一個姓魏的人家。
主婦寇氏半夜夢見天竺僧人將無數鮮花灑在自己的居室內,早晨醒來,便有了身孕。
第二年二月八日,生出一個男孩。
這天,家中瀰漫了奇異的香氣,不知從何而來的光明照耀牆壁,很久才熄滅。
母親看孩子生時有吉兆,便為他取名靈育。
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法師玄高。
玄高小時,因受人們看重,又被稱做世高,他十二歲便想辭親入山修行,父母無論如何不答應。
過了些天,一位書生來他家借宿,說自己想到中常山中隱居,父母一想,自己的孩子也早有此意,只是愛之過甚,割捨不下,現在何不讓他隨這書生進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