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空間在黑域中的擴散速度僅有一百多米每秒,由於航跡的影響,渺級飛船的低功率曲率引擎已經失效了,它現在使用的是反物質引擎,最高速度只有1.5公里每秒,光速的百分之十五。
“白博士,我們只有十天時間。”
c值降低,四大基本力都受到了影響,強核力與引力得到增強,飛船必須用規律武器抵抗這種變化,不然它會坍塌成真正的中子星。
抵抗,意味著要消耗能源,而渺級飛船隻有真空零點能這一種能源系統。
大概在十天後,能源入不敷出,飛船會因為規律武器的關閉而毀滅。
白艾思回覆:“佈置基礎粒子,引力抓手準備。”
十二艘渺級飛船撒出數以億計的粒子,粒子質量由大到小分別是由六種夸克組成的超重子、三種夸克組成奇異子、兩種夸克組成的中子、質子,以及屬於輕子的電子。
有質量的物體就擁有引力,降維後,粒子的引力會變成二維空間上的褶皺。
不同型別的褶皺就可以組成不同功能的邏輯閘,這是二維計算機的物質基礎。
粒子接觸二維空間,被二維化後,研究員控制引力抓手影響這些引力核,使之組成計算機結構,研究員說:“各位,將多餘算力借給我。”
光速降低使微觀大腦的運算速度下降了三個數量級,神經傳導速率大大下降,只有十公里每秒了。
所以,一個人無法獨立完成複雜的計算了。
“OK,分散式計算,將資料傳給我們,觀察員繼續探測空間褶皺的結構。”白艾思有條不紊的下達著命令。
“要是全同粒子二維化後產生的空間褶皺不全同,咱們的理論就破產了。”
觀察員在頻道中抱怨道:“我哪有本事觀察看不見的空間,只能靠引力資料來猜。”
“目前,基本粒子各自的引力資料是相同的,現在進行干涉實驗。”
三維世界的引力抓手用自己的龐大引力影響二維引力核的運動,使之聚成一團。
輕引力核圍繞重引力核,像是二維的盧瑟福原子模型。
它的原子核是較重的奇異子與超重子降維形成的不穩定空間褶皺,這個空間褶皺會緩慢滑落至二維空間的平均褶皺,也就是二維的粒子衰變。
衰變就會產生能量。
能量是玻色子,二維空間的玻色子失去了粒子性,只剩下波的性質。
重引力核衰變釋放能量,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以二維世界的光速擴散開來,周圍的輕引力核率先獲得能量,出現能級變化。
觀察員的任務就是記錄這些輕引力核出現的能級變化,獲得計算機元件的資料。
不眠不休的忙碌了一個星期後,第一代二維計算機完工了。
重核衰變產生能量,輕核吸收能量,完全吸收則為0,不完全吸收則為1。
有了零和一,各種邏輯閘就有了,邏輯閘有了,計算機就有了。
輕核吸收能量,會短暫增加自己的褶皺數值,這會讓引力核產生變化,三維世界能透過干擾、觀測輕核的引力來操控、觀測計算機。
微觀大腦,處於節能模式的靜止觀想宇宙中,白艾思閉眼統合算力,處理渺級飛船探測到的引力波資料。
“剔除三維世界引力干擾,剔除二維世界引力干擾,翻譯輸出端引力資料…”
“最終結果,1+1=2,成功了…”
白艾思露出了笑容,二維化有眉目了,過上幾百年,人類就無懼降維打擊了。
但,沒有逆向升維與高維打擊技術,降維的結果跟黑域沒區別,都是自欺欺人的手段。
掌握基礎的引力技術後,人類也能對二維發動高維打擊。
比如說,移動二維生物的引力核,瓦解他們複雜的生命結構,這輕而易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