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的傷亡報告很快就遞交到了吞食皇帝的私人電腦上。
這傷亡,大到皇帝沉默,連發怒的心情都沒有了。
思來想去很久,皇帝說:“讓平民離開城市,迴歸自然,這樣能減少傷亡。”
宰相勸誡:“陛下,萬萬不可啊!沒有人員支撐,我們的工業就崩潰了!”
“給民眾發放武器,從城市撤離,分散到自然,不要聚集。”
皇帝並沒有理會宰相。
“暫停修復工程,召集技術人員,改造地核鑽機,必須摧毀人類的避難所。”
……
幾天後,聯合國傾盡全力,對星環上的一座重工業城市發起進攻。
這座城市,有正在改造的地核鑽機,所以吞食人不想放棄城市,死守。
無人機飛在高樓大廈之間,發現憑空鑽出來的敵人,就發射小型導彈進行斬首。
天空中,人造太陽比平常明亮了許多,它在壓制無線電通訊。
吞食人發現,可能是因為成本原因,人類的普通智械沒有量子通訊系統。
人、人工智慧遠端控制機器人行動,是依靠一些有量子通訊功能與無線電通訊基站功能的機器人,它們能為互動雙方提供資料通道。
吞食人壓制機器人的無線電通訊基站功能,這讓玩家掉線,機器人成為傻子。
這導致在有人造太陽的地方,只有高階機器人與人能夠自由活動。
無法發揮機械天災的作用,聯合國只好換一個裂痕附近、沒有人造太陽的城市作為進攻目標,可一旦攻陷,城市就會遭到導彈洗地。
在廢墟下建設根據地,也不可能,吞食人專門使用了核裂變彈與髒彈。
城市廢墟里殘留的核輻射,人都待不了多久,更別說機器人了。
輻射會影響電子晶片,強輻射環境中,機器比人先出問題。
正面戰場打不過,聯合國就想著玩點髒手段,利用方便的空間門執行斬首行動。
首先遭殃的是吞食皇帝,秘書長親自送給了他與他的都城,一枚恆星級氫彈。
皇帝以自己的死亡,證明了離開城市,不要聚集的正確性。
這一次,吞食帝國舉國震動,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主動離開了城市。
有的甚至跑去了地球。
人類炸燬深井電梯躲在地下,地面是無主之地,主戰場在星環上,不會波及地面。
目前,地球可能是最安全的地方。
人類瘋狂刺殺吞食帝國高官、科學家,破壞工業設施,前者沒什麼作用,一個龐大無比的帝國,殺了很快就有人補上來,後者,破不破壞都不重要,因為大部分工業已經停擺了,破壞反而是浪費彈藥。
吞食人全力防守部分重要設施,人類根本攻不下。
他們甚至用海量無人機來尋找看不見的空間門,這門人能進,吞食人卻不能進,主要是因為體型原因,但吞食人可以將武器送過去,比如說一枚小型核彈。
進攻重要城市,門無論開在哪裡,很快就會被發現,被發現就只能關門。
一枚小型核彈能輕鬆摧毀近乎密封的戰爭基地,聯合國不敢賭。
星環的某座城市,地下深處的下水道,真身登陸星環的王愚生無可戀的走著,哪怕戴著防毒面具,他也能聞到一股噁心至極的臭味。
他前頭,是個圓墩墩的波江人。
打了半個月,兩個文明終於發現了星環上無處不在的監控系統是什麼:六萬年間,吞食文明消化了波江文明的生物技術,在龐大的吞食飛船上構建了屬於自己的生態神經網路。
這個網路涵蓋大部分動植物、細菌,他們會對目標標識資訊素。
如果資料庫中有你的生物資訊,你就會得到標識正常的資訊素。
如果沒有,你就會被標紅。
吞食人生物技術進步,也讓波江人精心準備的生化戰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