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鄭曉程講,現在我們面對的蟻群,叫做“紅火蟻”。學名(Sole
opsis i
victa Bu
e
),它的拉丁名意指“無敵的”螞蟻,是因難以防治而得名。
紅火蟻原產南美,20世紀的30年代至40年代或更早,紅火蟻被從南美帶入北美,隨後透過各種途徑傳播至許多國家。我國最早發現這種蟻類是在臺灣,隨後在廣東、廣西、海南也陸續發現了,所以我國將它們定義為入侵生物。
紅火蟻比我們看到的普通螞蟻大幾倍,而且具有攻擊性和重複蟄刺的能力,它們會先用上顎鉗住人的面板,然後再用腹部末端的尖刺對人進行叮蟄多次,每次叮蟄的時候還會從毒囊釋放毒液。人體一旦被蟄就會出現火灼一般的疼痛,跟著就會起膿包水泡,傷口周圍開始紅腫,還會出現身體不舒服的感覺。
尤其要是碰上對它們的毒液蛋白過敏的人,就會出現過敏性休克,甚至導致直接死亡。
不過這個小東西也並不是完全無敵的,在南美有一種蚤蠅叫做“南美果蠅”就是紅火蟻的剋星。它們會透過寄生方式攻擊紅火蟻,並且以紅火蟻的體內組織為食,而且南美果蠅一旦在紅火蟻體內形成幼蟲還會控制紅火蟻的行動方式。所以紅火蟻一感覺到天敵的存在,就會立刻躲閃逃避。
據說國外有名的恐怖電影《異形》,外星生物寄居在人體內的靈感就來自於南美果蠅寄生紅火蟻,當然這只是一種沒經證實的非官方說法。
鄭曉程項墜裡和兩隻鞋的鞋跟處就藏有南美果蠅的細胞組織提煉體,也就是那黑乎乎的東西。蟻類的感知力很強,天敵的存在不需要靠近就能知道。這就好像人們還不知道天要下雨,而蟻類就已經開始向高地搬家,是同樣的道理。
而且鄭曉程還告訴我們,這裡的紅火蟻又是屬於一種奇怪的變異體,它們的體型要比其它地方發現的同類還要大,而且更具有攻擊性,至於原因他不知道,不過我們現在是屬於進入了它們領地“侵入者”,所以才會對我們進行攻擊。
他之所以知道這些是因為他在到這裡之前就做過了詳細的調查,他說這個無比巨大的圓形深坑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紅火蟻穴。
果然,當我們說話的時候,圍上來的蟻群竟然在距離燒著膠體燃料不到一米的距離停住了。雖然他們依舊還在來回翻滾不停的蠕動,但是始終都跟我們保持著一個固定距離不再靠近半步。
這麼近距離看到這些以數量取勝的微小生物,讓我的頭皮一陣陣的發麻。
遏制了蟻群的威脅,大家鬆了一口氣,雖然還在包圍之中,但好歹暫時安全了。
不過對於鄭曉程說的這些趙金扶並不滿意,他走到鄭曉程面前,冷冷的對他說道:“你少耍花樣,說一半留一半你以為我聽不出來嗎?難道你還需要我再撅斷一根手指才肯全說出來嗎?”
鄭曉程惡狠狠的瞪了趙金扶一眼,只好繼續把他隱瞞的說了出來。
這些紅火蟻其實就在我們腳下的土地裡存活,而我們之前挖出來的那些碩大的猶如剝了皮的“熟雞蛋”其實是蟻卵。鄭曉程不知道為什麼這些蟻卵會如此巨大,但是他知道這些蟻卵一直都處在“沉眠”的狀態,如果沒有外力的打擾,他們一般不會甦醒。
之前我挖出的那些蟻卵幸好我沒有意外破壞卵膜,而且我還留了個心眼讓其他戰士也小心不要打破卵膜,不然一定會把沉眠在裡面的紅火蟻喚醒的。
至於我們犧牲的那些戰士,極有可能是他們也發現了地下蟻卵的秘密,但是他們冒險破壞了卵膜檢查裡面的情況,這才導致沉眠的紅火蟻醒來攻擊了他們。
鄭曉程說,如此巨大的蟻卵裡睡眠的紅火蟻也肯定是巨型的,應該是一種特殊的變異體,如果被這麼大的變異紅火蟻攻擊的話,人類在它面前恐怕難以抵擋。紅火蟻體內有毒素,要是被巨型紅火蟻用尾刺蟄中,毒效能導致人瞬間死亡,而且根據紅火蟻毒性特點,死後的人身體會發生腫脹,而且面板會呈現驚人的血紅色。
我雖然臉上沒露出任何表情,但是心裡卻暗自吃驚,鄭曉程說的完全和一隊戰士犧牲時的狀況一模一樣,他好像就跟親眼見到了似的。
我這時問鄭曉程說:“你一直說變異,那究竟是什麼導致的變異?還有,為什麼有的會變異成這麼大,而這些還是原樣?”說著我對外圍的蟻群一指。
鄭曉程無奈的搖頭說:“這個我就真的不知道了,我畢竟不是搞生物學的,這種生物基因問題我解釋不了!”
我說:“那你之前向我們扔的東西是什麼?難道是蟲卵嗎?”